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科幻小说>文明的见证> 第1227章 一样的单子

第1227章 一样的单子(2 / 2)

块构造的行星,相关人员提出,这种运动是生命进化的一个必要条件。哈佛大学的行星科学家黛安娜·巴伦西亚和她的同事们在《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预言,超级类地行星(它们的体积是地球的1到10倍)拥有板块构造将会满足它们维持生命的一个需要。巴伦西亚是这篇论文的作者,她告诉PhysOrg网说:“一些超级类地行星可能位于它们的太阳系中的‘可居住带’内,这意味着它们与母星之间的距离正适合液态水存在,因此也适合生命存在。最终,只有这些行星的热和化学演变将决定是否它们可以居住。但是这些热和化学性质与板块构造的关系非常密切。”

开普勒-22b

巴伦西亚说:“我们的工作有力地指出,超级类地行星即使没有水,它们也将展现出板块构造行为。”以后他们利用美国宇航局的“类地行星探测器”方案,或者欧洲空间局的“达尔文”计划(由3台望远镜组成,用来寻找类地行星),或许能验证这些结论。

他们利用详细的模型,发现了庞大的陆地行星的内部结构,巴伦西亚和她的科研组测定了与板块的厚度有关的超级类地行星的质量,和板块承受的应力值。这些压力(非常缓慢的地球地幔对流的一部分)是导致板块变形和俯冲(一个板块沉到另一个板块的下方)的主要驱动力。对那些比地球大得多的行星来说,这种驱动力将比地球的更大。这个科研组发现,当行星质量增加时,它的切应力会随之增加,而板块厚度会变薄。这些因素削弱了板块,导致板块俯冲发生。板块俯冲是板块构造的基本组成部分。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对更大的类地行星来说,上述因素更加必不可少。

类地行星是以硅酸盐石作为主要成分的行星。它们跟类木行星有很大的分别,因为那些气体行星主要是有氢、氦、和水等组成,而不一定有固体的表面。类地行星的结构大致相同:一个主要是铁的金属中心,外层则被硅酸盐地幔所包围。它们的表面一般都有峡谷、陨石坑、山和火山。

瑞士日内瓦天文台的科学家们2008年6月16日在法国举行的一次学术会议上宣布,他们发现了5颗新“超级地球”。在这次发现的5颗“超级地球”中,有3颗位于距离地球42光年外的绘架座及南剑鱼座方向,质量分别为地球的4.2倍、6.7倍及9.4倍。这3颗“超级地球”环绕一颗体积比太阳略小的恒星公转,公转周期分别为4天,10天和20天。第4颗“超级地球”围绕恒星HD181433公转,周期为9.5天。恒星HD181433还吸引了一颗类似木星、公转周期为3年的行星。第5颗“超级地球”的质量是地球的22倍,每4天公转一周。

雇佣兵们,生活的星球,一般都是丛林密布的,比较好获取事物。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