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店的经营模式对宋朝来说绝对是超时代的产物。不过却也并不是绝无仅有。那些各个商号建立的分号,和某些变种连锁店的组织形式有点类似。不过,想来宋朝的人应该不会有我这样的经营理念吧?
宋王朝的国策是重文轻武,重农抑商。而现在,姚成功却偏偏要在这两个国家最轻视的领域干出番事业来,难度可想而知。幸亏现在他只是暂时想搞搞卖烧饼的连锁经营,在手里积累点原始资本。当然,首先他得要有一家自己的店面。
因为对未来的预知,姚成功特地将第一家店的位置,选在了家门对面。这地方,才好防范西门庆来勾引潘金莲不是?租下那家店面花费十两银子,租期三年。这个价格对于一个只有十来个平方的店来说是大了点儿。不过位置很好,处在阳谷县最繁华的大街中间位置,周围有县衙、菜市、马市等等,距离都比较近。
周围的人都认为这窝囊废一定是疯了。在他们看来,不就是卖卖烧饼么?挑个担子在大街上卖不好,凭什么非要花费那么多银子去租店面?哎,英雄寂寞,跨时代的东西不被理解也是正常的。
接下来姚成功又准备雇佣帮手。毕竟他现在是准备做老板不是?没俩帮手怎么行?这个时代劳力便宜得叫人吃惊。不给工钱只管饭的活儿都有人愿意干。睦州地面上方腊已经造反了。逃难到阳谷县来的人也不少。甚至不少人连饭都吃不上啊!
就这样,从难民中居然让姚成功找到了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名叫王得贵。说好管吃管住,给了一年二两银子的工钱,王得贵就感激涕零的差点抱着姚成功的大腿叫亲爹了。说来那小伙子也真是凄惨。他正是睦州人,被方腊的手下看中逼迫到造反的军队里当兵,他不同意,只好往外逃。没成想,半路上老娘老爹死了,三个儿女也死了一个。都是没钱造的孽。
小伙子心底诚实,又老实肯干。是个不错的伙计。
虽然卖烧饼只是小买卖,不过姚成功还是狠花了番心思的。
首先是店名,我们这位超级流氓兼超级丑人的目光远大,希望能创造出自己的品牌,所以用了三天三夜才想出了个好名字:远大烧饼店。那张匾,是一块木版,他专门请了位本县的书法名手写的。费银一两。然后又自己用毛笔歪歪扭扭地写明:本店烧饼单卖三文,两个五文,三个七文。嘿嘿,薄利多销嘛,虽然顾客一次买两个三个要少挣一文两文,不过姚成功这烧饼比别人便宜好吃,还不吸引大把的人来买!
最后,他当然不会忘记了对烧饼的制作工艺进行改造。原本做烧饼,只是夜里开锅烙,第二天出去卖,都是冷的。里面放的原料也比较简单。而现在姚成功不仅在烧饼的原料里下工夫,一改从前只有盐味烧饼的单一性,开始用红塘作甜味烧饼,而且将烧饼切开,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