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做到这步的皇帝,天时,地利,人和,处处都关键。而且要皇帝自身有雄才大略,朝堂上有多个能派上大用的众臣,还要有那么一丢丢的运气。
并不是说嘉胜是个没有才能的皇帝。相反,嘉胜皇帝的勤于朝政、勤俭贤明,是朝中众臣都公认的。
这些都是后话,赵翰头疼,就头疼在这些重臣身上。
他们个个都有着自己的牵挂,亦或者说他们分别都来自于不同的派系。
所牵扯的势力何其之深!这就是赵翰所不能也不好动作的地方。
三公之一当朝太师、皇帝右相、内阁首辅宋元则,在太上皇执政时便是内阁中堂,最受朝臣百姓推崇,实为德高望重,地位至高。
宋元则是太上皇所推崇的,权威高到但凡他有进谏的,赵翰只能老老实实地谦虚受教。
赵翰没有随意任命卸任这些重臣的底气,但凡他敢提出这个想法,朝中那些不要命的清流就会让他知道什么叫做“千夫所指”。
当朝太傅工部尚书大司空李文锋,兵部尚书大司马孙浩然等人系旧党魁首。
剩余吏部尚书刘策、大学士礼部尚书邢山河、刑部尚书王之鹤等人皆是态度暧昧,不站队,只忠于值守。
谁也不知道他们身后,又牵扯着什么样的势力。
但即便旧党坐拥两位尚书大员,也并不是内阁里最有话语权的党派。
最有话语权的,便是当朝左相,新党魁首林甫仪。这位内阁权臣的能力自然不可质疑,他是赵翰当政十几年来,所推出来最为重要的代言人。
新党如何势高,皆因新党是赵翰所扶持的,与旧党唱对台戏的派系。
新党在相当的程度上,是代表了赵翰的意志,林甫仪又是赵翰的心腹,新党自然日益势大。
不过此时这文渊阁里坐着的,全都是些不沾人间烟火的中立大臣,前面所言的那些大臣,天天有忙不完的公务,都在自己各自的办公场所忙的不可开交。除却每日来上一趟,非嘉胜召见,大多不会在这里久留。
宁国府,贾珍上院的一间小厢房。
厢房之内其实桌椅柜架,样样齐全,且华贵异常,又不失雅致。
再添上墙上极为不俗的挂画,与小几上冒着袅袅烟笼的白玉香炉,更是不同凡响。
屋内的床榻上,躺着一个年纪不大的少年,两眼无神,脸色苍白,嘴唇上也毫无血色,浑身都是被殴打留下的包扎痕迹,一看就是伤了元气的模样。
此人,便是宁国府袭爵人三品威烈将军贾珍的亲子,贾蓉。
贾蓉目光呆滞地望着厢房的吊顶,形容枯槁。
虽然这间厢房的陈设布置,极为富丽堂皇,旁人看来,定会觉着贾珍待他的这个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