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赵国基在府上做事,珊珊吵着要找小吉祥玩,赵国基也依着她,就把她送到赵姨娘这里来,妥妥的一个女儿奴。
贾环东一句西一句地同赵国基闲聊着,手里轻轻地翻着那本笔记。
忽然翻到一处多有红圈句读的,贾环面色微微一顿,回想起昔年在义学里的画面,这是老太爷给自己标出的。
那时的场景,如今想起来真是历历在目,仿若不过只是昨日的事情。
贾代儒倚坐在那黄花梨椅上,单手举书,高声领读。
“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盖此身发,四大五常。恭惟鞠养,岂敢毁伤。”
座下学生也一句一句的跟着贾代儒诵读,抑扬顿挫,摇头晃脑。
不知不觉,马车便停下了。
赵国基打起了帘子,同贾环招呼道。“三爷,咱们到了。”
义学学堂,学生们都在默默写字,并不是什么难的,不过是默写抄写之类的。但还是有几个学生,抓耳挠腮,极为不耐的模样。
这是先前贾代儒给他们布的功课,待会要查。
贾代儒今日无事,在学堂里坐堂,桌上倒扣着一本闲书。许是在黄花梨椅上坐了太久,便起身在学堂里转悠。
那几个抓耳挠腮的,正百无聊赖之际,见着贾代儒转了过来,忙坐正身子,装作一副奋笔疾书的模样,待贾代儒走过去,才剽着眼睛偷看一眼老太爷。
贾代儒早就发现了那几个顽皮学生的小动作,正要回头教训,转身之时,却在学堂门前,见到了一个他好久没有看见的身影。
贾代儒眨了眨眼睛,只当是自己眼老昏花看错了,又仔细看了几眼,才敢确认。
门外之人,正是贾环。贾环已经在外面看了很久了,见到了很多熟悉的面孔,譬如坐在最前面的小小学童,那个是贾兰;坐在右边墙角的,那个是金荣。
贾环并没有效仿杨时‘程门立雪’的意思,他只是在外面等着贾代儒下课,他也在义学里上过学,贾代儒从来都不会一整天待在学堂里。
没有什么久别重逢的情难自已,贾环同老太爷的再次会面其实很俗气。
贾代儒对着门外的贾环点了点头,回头喊了声贾瑞。
“贾瑞,你上去坐着,时候到了就放他们下学。”
贾代儒将将出了门去,学堂内的诸多学生便窃窃私语起来,兴奋至极。
只因他们知道,老太爷这是要出去,他们不光今日能够放羊,就连功课都可以拖到明天再写。
坐在贾兰身边的小个学生见贾代儒出了门去,戳了戳身边的贾兰,笑声道。“刚才那个小哥是谁。”
说话的便是贾菌,贾菌是去年才进义学读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