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熙看到这个捷报后,神色一动,道:“竟然还让赵青猜对了,不错,不错啊。”
---------------------
这几天,赵青一直都在微服私访。
他微服私访比较简单,就是在百姓居住的地方闲逛,有时候也会去地里。
这个时候,已是夏末,地里的庄稼长的很不错,等秋天丰收后,百姓应该是能有一个丰收年。
这天,赵青在田地里闲逛的时候,遇到了一个老农,老农可能是在地里干活有点累了,所以就在田边休息。
赵青走了过去,跟他攀谈。
“老伯,今年这庄稼不错,看来会是一个好收成啊。”
老农点点头:“是啊,会是个好收成。”
“那以后的日子,会好过很多吧?”
老农听到这话,却是摇了摇头:“那里会好过啊,别看今年收成好了,可交了赋税,恐怕就剩不了多少了。”
“朝廷的赋税这么厉害吗,竟然会剩不了多少?”
他们的赋税情况,基本上还是用了以前的大唐赋税,只是赵青也看过大唐的赋税,要的并不高啊。
老农道:“朝廷赋税是按人口来收的,我家孩子多,所以交的也就多,这交的多,剩下的自然也就少了。”
他们这里的赋税是按照人口来收的,也就是说,一户人家,不管他多穷,都得按照人口来交纳赋税。
这老农家里人口多,交的赋税就多,而一些很有钱的大户人家,人口少,就算他们平时赚很多钱,也不用交多少赋税的。
赵青听完这个,很快就觉得这样的赋税是不合理的。
“原来是这么回事啊,不过我听说朝廷可能会改革这些赋税,说不定今年你们就不用交那么多了?”
“是吗,我怎么没有听说,要真那样的话,就太好了。”
“………………”
两人又聊了几句之后,赵青便起身离开了,那老农心里生出了一些希望,拍拍屁股上的土,就又下地干活去了。
赵青回到城内后,立马把一众人给召集了起来,然后把今天自己遇到的情况跟众人说了一下。
“诸位,你们觉得这样的赋税制度合理吗?”
一众官员相互张望,他们觉得这样的好像挺不错的,他们这些人,都是很有钱的,但是人丁不算很多,至少跟他们的收入比起来,不算很多,如此,他们只需要交纳很少的赋税就行了,他们觉得这挺好的。
当然,站在一些穷人的角度上,这种赋税制度的确差了一些。
那些穷人,没有钱,但仍旧不停的生孩子,可若是不生孩子,他们家里就没有劳动力啊,没有劳动力,这日子怕就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