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风起大宋> 第三百一十二章 浮桥

第三百一十二章 浮桥(2 / 4)

安利军附近的大伾山,大河自大伾之东而来,直大伾山西而止,数里方回南,东转而过,复折北而东,则又直至大伾山之东,地形水势,迫束相直,如我等可以将大伾大山及东北二小山打穿,使得大河分为两股而过,再合为一股,如此,以此三山为梁柱,此浮桥可与国同休,且比选址他处省费数十百倍,如有此桥,河北负担必当大减,太师深明经世济国之法,想来明白,至于花费,大概需要十万民夫,两百万贯钱方可造成。” 蔡京眯眼拍案说道“好,这件事你再细细琢磨一二,过几日上朝,便先跑出来给众人听听,此事若是做成了,我大宋便是自开天辟地第一个在大河上造成永久浮桥的国度,官家必然欣喜,但我丑话先说到前头,这事情万一你办砸了,白耗钱粮,呵呵,沙门岛的风景,据说好的很呢!” 孟昌龄喜道“多谢太师成全,请太师放心,下官以全家性命担保,此举必将功成!” 蔡京点点头,让孟昌龄离开,蔡绦等他离开后说道“爹爹,此事真的可行吗?在大河上造桥,千古未闻啊。” 蔡京抚须说道“不管可不可行,这样千古未有的事情,官家必定会感兴趣,而且真的做成了,却也是造福一方百姓啊。” 过了几日,让无数人盼望的大比的日子到来了,姜德看着和后世高考差不多场景的考场,摸了摸鼻子,没想到到了这个时代,居然还会走上这一遭。 “小郎君,一切小心。”李师师带着面纱,帮姜德整理了一下衣服,姜德笑道“放心吧,许先生这几日可是帮我好生温习了一遍。” 宜封奴道“就是,姐姐,你别担心,我们的德儿弟弟可是个才子呢,你看他拿出来的那些本子,哪个不是被众人推崇。” 李师师摇摇头说道“这科举之事,哪里有人敢保证的呀。” “开始入场!!”几个衙役大声的叫着,考生们开始拿着凭证开始入场,由于此时还没有照相技术,所以专门有几个识认官在认人,他们的手中有之前就拿到的考生信息,上面有考生的姓名、年龄、籍贯、相貌等信息,而相貌往往是从皮肤颜色、胡须、眼睛大小等等来形容,每年都会有几个因为胡子变长、皮肤变黑而被抓出来,怕他们是捉刀的而不许这些人考试,这使得这些举子每次大比前都要小心的保持自己的身材外貌,防止不让考。值得一提的是,在宋代,还没有枪手这个说法,而是叫捉刀人,其源由来自于曹操昔日找人假扮自己,而他在旁边捉刀的故事。 姜德被叫了名字后,走了进去,进去第一件事便是搜身,这个时候就不得不佩服一些人的用心了,姜德居然看到有人被查出在食盒中藏了一个火柴盒大小的书,上面居然是一本春秋,姜德都想不出到底是怎么印上去的,只能说能人太多了。其实这是姜德有些大惊小怪,等到了清朝,还出现了一个火柴盒大小的书上印了《易经》、《尚书》、《诗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