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风起大宋> 第四百三十七章 灭日(十二)

第四百三十七章 灭日(十二)(2 / 5)

,难道你连走几步都不愿意吗?快走!” 源义国咬牙看了一眼源为义,在一班平阴骑兵的护卫下走了,源为义带着剩下了两百余人说道“诸位,让我们为了源家的未来死战到底吧!” “嗨!” 源为义走向边上列阵的都头说道“请让我们也加入战斗吧!我们愿意用鲜血证明我们的忠诚!” 那都头犹豫了一下,然后说道“你们在边上压阵就好,不要妨碍我们战斗。” “遵命!” “对了,你叫什么?我刚刚没记住。” “在下源为义,不知道大人姓名。” “吾乃梁山骁骑师第三团梁巍!”梁巍说完对周围道“排的紧密一些,敌军马上就到了!” “梁巍...”源为义喃喃的念了一遍,他看着排成了一个方阵的骑兵,奇怪的说道“骑兵不应该以锥形阵为佳吗?为何要列方阵?还排的如此紧密,这样的话,如何能施展马上武艺呢?” 从古代有骑兵开始,骑兵战斗依靠的都是自身的武艺,因此常有弓马娴熟的赞美,列的阵也是以武勇者为先列的锥形阵,互相之间较为松散。 而梁山骑兵,因为受到姜德极为重视队列的影响,加上山上最知骑兵的呼延灼建议,开始改革了骑兵战法,使用的是近似后世的墙式战法,所有的骑兵排成二到三排,骑兵和骑兵之间保持一臂的距离,用最为密集的阵型去撞击敌军,这将使得军士的武勇弱化,而强化集体的力量,在这样的阵型下,一般的古代骑兵对上都不会是对手,甚至两百人打一百人都会觉得自己人少,说白了,这样的阵型其实就是在局部形成多数打少数的局势。 但这样的墙式骑兵战术并不是真的只有近代才有,古代的骑兵大师们懂得这样道理的不少,只是这需要骑兵有极高的纪律,一般只有真正的精锐才做的到,例如西夏的铁鹞子,金国的铁浮屠,而大宋,唯有西军将门手中有一些可以做到如此的小部队。 梁巍检查了两遍阵型,然后喊道“全军听令,准备战斗!” “哗!”一阵举枪的声音传出。 “哔~”口哨声传出,骑兵开始慢慢的跑了起来,由于只有一百骑,梁巍只排了两排,但每一排都有百米横截面,五十杆长枪齐刷刷的指向前方,而前方不到五百米,就是那条越来越近的火龙。 “哒!哒!哒哒哒” 数百只马蹄一起踩踏出来的声音让追击的倭军急忙停了下来,在轿子上的公卿听着越来越近的轰隆声,吓得直达哆嗦,他们哪里有过上战场的经验啊。 “怎么回事?这是什么声音?” “不好了!是骑兵,快!快聚拢起来!布阵!长枪手到前面去!!”军中有经验的武士看着吓得不知所措的公卿,心中暗骂一声,就带着军士开始排兵布阵。 “杀!!”梁巍大喊一声,一百骑兵跟着齐声大喊,冲到跟前,对面脸箭羽都没射几支,这让他们信心大增。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