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风起大宋> 第四百四十七章 漆园(一)

第四百四十七章 漆园(一)(2 / 4)

家想将茂德帝姬下嫁给我那五弟,想二位帝姬自己回来也简单,只要官家答应不再将帝姬下嫁给我五弟就好。”说着,这个大臣放下茶杯继续道“殿下难道希望太师再复起不成?”赵楷看了一眼已经满头大汗的武士,挥了挥手,那武士急忙退了出去,他刚刚简直恨不得把自己耳朵割掉才会觉得安全。赵楷回头对蔡攸说道“居安,我自然不希望蔡京老儿再次起复,但父皇那边该如何交差呢?”“殿下,其实只要让官家知道两位帝姬还是安全的,只是为了逃避婚事而躲开了,那么找不到帝姬,也怪不到殿下的头上了。”“安全的?”“呵呵,殿下,莫非忘记鄙人会写百家字了吗?”赵楷两眼放光的道“明白了!那就麻烦居安兄了!”“哎!殿下乃真龙也,能为殿下效力,是我的福气啊。”蔡攸此时四十余岁,还算壮年,有蔡京这样的长寿基因在,蔡攸觉得自己应该也能活到七八十,那么自然要准备好赵佶死后的事情。毕竟活到七八十的臣子,自古以来有的是,活到七八十的皇帝可是少之又少。蔡攸就把赌注放在了赵楷身上,其实不仅仅是他,童贯等人也都是支持赵楷的,这里面主要是因为赵佶自己就最喜欢赵楷,要不是因为赵楷是三子,太子无大过,赵楷无大功是无法更替太子的,早就把赵楷扶为太子位了。此时的宋国政治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对辽作战,在这件事上,赵楷是全力支持的。就像前面说过的,太子无大过,赵楷无大功,太子之位是不会动的,那么什么是大功呢?对于宋国来说,最大的功劳就是收复燕云。皇室中在赵楷,宦官中的童贯,文官中的蔡攸等人,或是为了军功封王,或是为了为未来铺路,或是为了九五之位,都聚到了一起。对于这些人来说,任何一个阻止他们联金攻辽的都是敌人,即使强势如蔡京,也在这样的对手面前倒下了。赵佶经过五天的寻找,依旧没有找到赵福金二人,反而得到了一封书信,从字迹上来看,是赵福金的字,信中的内容无外乎赵福金对下嫁蔡府的厌恶。赵佶无奈之下,暂时打消了和蔡京联姻的念头,而蔡京也从中闻到了什么味道,只是闭门不出。姜德得到消息后,简直觉得莫名其妙,这赵福金二人都在自己的监管之下,如何能写信出去呢?公孙胜倒是猜到了三分,觉得朝中有人不希望见到蔡京和赵佶的联姻。在琼楼吃喝玩乐的赵福金二人可不知道外面都快为他们翻天了。朝堂上,随着蔡京的离开,开始了重新洗牌。首先是少宰余深致仕,此人昔日是因为蔡京抬举才成为少宰的,他的致仕代表蔡京再次起复的可能微乎其微了。接着是王黼设应奉局,自己兼任提领,中外钱财允许他随便用,这比昔日蔡京的花石纲更加变本加厉。王黼等人想的很简单,昔日蔡京能给赵佶十分的,他们就收刮一百分给赵佶,赵佶自然就不会再念着蔡京的好了。而李邦彦则是代替了蔡京,成为赵佶身边最为得力的玩伴。一时间,本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