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在希望的汉末> 第二章 汉羌

第二章 汉羌(1 / 3)

螟蛾侵袭,秋收难收。反复阅览各县呈报的灾情,司马防仿佛窥见京兆地区粮价的疯涨。思及此处,他也不由未雨绸缪起来:或许该动身点算西都真实的储粮,也好粗略推算出其与赈灾及平抑粮价所需间的差额。

“论及大宗粮食转运消耗最少,应当属中山无极吧,如果当真需要的话…”随着脑海闪现出几家相熟的豪商,司马防最终圈定与中山无极甄氏联系。有备而无患,从来是司马防为人处世的原则。

公务暂罢,司马防旁若无人地舒展,目光则已瞧向角落。在那里,早有一个少年拘谨站着。而随着他轻轻地颔首,原本缩在阴影里的少年趋步由阴暗踏进光亮。

这时的贾诩,已然是新衣换旧衫,怎奈稀疏平常的面容,如何捯饬都不算惊艳。好在,总算也称不上丑陋——汉官最重仪表,就似司马防三年前与梁鹄联手,将原本寻求雒阳令的曹操,划去出任雒阳北部尉。诚然,其中缘由更多是示好士林,然鸡众多却独选曹操,很难说不是因其不佳的相貌。

可当时的司马防千算万算,怎么都未曾算到,那副平凡甚至略显古怪样貌的主人,在他上任之初就以惊人的胆略,赢得物议的一片喝彩。正是源自这次错判,司马防算是明白何谓“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汝之来历,吾略有耳闻。”魄力、勇气,终究只能证明眼前贾诩非是顽石,却也仅止于此。司马防需要美玉,可堪雕琢的美玉,公务繁忙的他开门见山校考道:“贾诩,汝既武威人氏,想来对羌人定不陌生。大汉与诸羌厮杀,历时百年未休,依汝之见,症结何在?”

司马防急需名望,急需一段慧眼识人的美谈,去掩盖三年前的错误。故而但凡贾诩言之有物,他都不会吝啬京兆尹府中之职——汉、羌兵戈难息之故,恐怕不少官员都只能管中窥豹,司马防当然不会要求贾诩溯源。

司马防话音掷地,沉寂就犹如案上熏香,蔓延开去。当这股沉默的期限无限延长时,京兆尹本就不算多的耐心,随之消磨殆尽。终于,脸上流露意兴阑珊的司马防准备出言送客,他依旧会给贾诩准备丰厚的盘缠,却也仅仅只是如此。

但就在这个瞬间,沉默破碎,终于张开口的贾诩,没有什么长篇大论,也不曾引经据典,甚至都未说出一句完整的话。然而,这毫无疑问就是他给出的答案。

“李广?”反复咀嚼贾诩的答案,司马防不由正视起眼前的少年,“李广…是呀,李广。”两个字,组成人名,构筑答案。但就是这简洁的答案,却如一枚石子,在司马防的心扉溅起阵阵波澜——有惊诧,更多是惊喜。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李广之盛名,妇孺皆知。然观飞将军一生,与羌人实无丝毫之瓜葛。但就是这风马牛不相及的答案,却毫无疑问已经触及问题核心:边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