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曾一听有些蒙了,赵德昭谁呀?没听过,大宋的皇帝是赵匡胤,他的弟弟是赵光义,听说还有个弟弟叫赵光美,难道是皇子或者其他的皇亲。虽然疑惑也不敢面上失礼,立刻躬身行礼。赵德昭一看便知这位是没听说过自己,有些尴尬的清了清了嗓子,继续说道:“陛下有二子,长子为德昭。”
沈曾一听,这位居然是皇上的嫡长子,立刻恭敬的施礼。赵德昭道:“不必多理,我已经向陛下建议,将降低商税,并提高商人地位。”沈曾一听,顿时面漏喜色,这都是商人最关心在意的事,一面行礼谢恩,一面心里暗自琢磨赵德昭的来意,这应该是关乎沈家兴衰荣辱的大事,便不肯轻易做声,开始静观其变起来。
赵德昭也知道自己和这种在商场么爬滚打多年,心都比别人多一窍的人没法比,也不拖沓,继续说道:“这不过是刺激商业繁荣的手段,我观先生气度,颇似子贡。”沈曾听到赵德昭的评价即惊且喜,也意识到赵德昭的招揽之意。
这一次深谈一直到第二日天空泛出鱼肚白,才在两人不断哈欠中不得不结束,尽管和十几壶上等好茶,赵德昭依然觉得口干舌燥。回去的路上赵德昭坐在车上思考着这次的得失,陷入了沉思。一旁哈气连天的赵虎,得到赵德昭的信任后一直想为主人做些什么,忍不住说出自己的想法,“殿下,您跟这位沈老板不过是见了一面就和人家掏心掏肺的聊了这么多,连我这个大老粗都觉得不甚妥帖。”
被打断了沉思的赵德昭也不气恼,手下的人能关心自己,又能用脑子独立思考是件好事,他也是乐见其成。缓缓的开口用略带稚嫩的沙哑嗓音说道:“如今新朝刚立,权力划分还不那么明晰,观望者多,真正确定阵营的少。沈家将来我有大用,沈曾这一支恰好是我能够驾驭得了的。我也知道有些仓促了,但时不我待。“
看着一旁略有明悟的李虎,赵德昭又开始闭目养神起来。自家的事自己最清楚,目前年龄是他最大的短板,如果不能在这场建国盛宴中分得一份,日后难免要走上历史上赵德昭的老路。赵光义是什么人?开创一个朝代的赵匡胤的都不能压服的人,他又怎么能不慎重对待。
马车刚驶进赵宅,便听到道一个尖锐的声音大喊,“殿下,您可回来了,陛下吩咐老奴为您准备今晚国宴的一应事宜。”赵虎掀开车帘,扶赵德昭走了出来。赵德昭低头看了看地上有些局促的中年太监,也知道这种人都是这个时代的苦命人,挥挥手让其跟随。
对于太监这个行业,赵德昭印象可是深刻,汉末的十常侍、唐朝的高力士、明朝的魏忠贤。这些个皇帝的近臣是一股封建社会不可轻视的政治集团。他们的权力来自于他们服侍的主子,有可能反噬其主。赵德昭自己总结这是一群心里变态的政客,用可以,但要牢牢压服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