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绩道:“前些时日,周瑜不是领兵在攻打丹阳郡吗?我和家族中人担心庐江会失陷,就来到许都这里躲避战乱。”
刘晔听完陆绩的解释后,便将他介绍给陈群认识。
陈群立刻邀请道:“陆小友,不如随我们一起上楼坐坐如何?”
陆绩拱手道:“多谢陈大人的邀请,在下与子扬兄久未谋面,正欲和他畅谈一番。”
三人一起迈步往楼上走,就在这时,东边靠近窗户边的一个座位上,有一位青衫士子高声吟道:“浮云何洋洋,愿因通我辞。飘摇不可寄,徙倚徒相思…”
“好诗!”厅内的士子之中有几人在大声地为其喝彩,一时之间,众士子诗兴大发,先后吟起诗来。
…
陈群、刘晔他们在侍从的引领下走进一间雅舍之内,待三人坐定之后,刘晔这才问道:“刚才那个先吟诗的士子是何人?”
陆绩在刘晔的身旁道:“子扬兄,那位士子是山东名士徐干、徐伟长。具说此人颇有才名,当朝丞相赵温大人数度想要招他为佐掾,都被他婉言相拒。”
刘晔好奇地道:“公纪,你是如何识得此人的?”
陆绩笑道:“子扬兄有所不知,这清风茶楼对面有一坐风云阁棋舍,我闲暇无事,常在那边与人对弈,结识了不少各地的士子。像这位山东徐干,还有陈留的阮禹,荆襄的庞德公,这些名士都是棋舍里的常客。”
刘晔闻言眼睛一亮,兴奋地道:“哦,改日我一定要前去见识一番。”
陈群笑道:“子扬,你以后要长住在许都,早晚会有见识的机会,不必急于一时。”
陆绩一听这话,正要开口寻问时,却见两名白衣侍女脚步轻盈地从门外走了进来,她们一人手里端着糕点,一人手里端着茶具,两女上前跪坐在桌案边,一位侍女往桌案上摆着各色的糕点,另一位侍女动作熟练地为三人斟着茶。
待侍女斟完茶退出去之后,陆绩急切地问道:“子扬兄,你这次莫非是来许都出仕的?”
刘晔笑着点点头,陆绩一脸惊讶地问道:“子扬兄,你当年不是拒绝过太子殿下吗?他怎么还会…?”
陈群一听这话,立刻不悦地道:“陆小友,殿下是何人,怎会如此的小肚鸡肠,若是殿下连这点容人之量都没有,又如何能取得今日的成就。”
陆绩讪讪地笑道:“陈大人,恕我失言,见谅,见谅。”
随即,他又转头向刘晔问道:“子扬兄,不知你将要担任何职?”
刘晔摇头道:“你别问我,我也是一无所知。”
陆绩讶异地道:“怎么可以这样,朝庭征召你,连是何官职都没有提及,你就应召而来。如果只是让你做一名微未小吏,你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