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地提出要我像帮南王一样,帮句町人再要回句町王印。说是当年新莽下面的人诱杀了他们王,自我朝重作,虽然安抚了他们却没有再分封。他们想要回这个名份。
这事我知道。在广信时,听完汇报后,我不出意外的不知道怎么回事。于是我去问我的佩儿,然后大概就明白了。当年句町人曾帮我大汉弹压了多次此地的叛乱,使朝廷看到了他们的实力,便封了王,以为藩属。至新莽却三度派人征伐,使其实力大减,待我朝于洛阳重起,未对其大加封赏,以免其它实力为大者以此为由再求封赏。时至今日,句町又见兴起,而我汉室内乱之忧已越发明晰,自然是可以帮他们求此封赏,并假其力而有所为的。
当然,我提出了平叛借兵的条件。并许以周边几个一直攻击我们汉人市镇的小部族土地。最终争取了他们五千的兵力。他们确实够诚意,不知为何我觉得应该更有诚意地对待他们,而不只是利用他们。
我带着人很顺利地将附近几个汉人城收归我手,名字都很怪,怎么听都不像我汉人的城寨,让我想起明孜。我知道光一个越侯是没有多少实力的,但身后五千士卒不是假的。他们估计还惊讶于我怎么能带这么多人来,再看看怕又觉得眼熟了。这些汉人城说小不小,说大不大,都有好几千人口,加起来也有几百兵力。多是本地富商私募,官员也是他们拔举的。这些城寨之间也没什么太多关联,最多有些商队往来,完全如水中孤洲般。附近险要处也有些聚落,也大多是这些富商的别院。他们投靠了我只是为了我能保护他们,与我而言,也只是帮我有了立足之地。了解到这些,我自然不是只找官员训话,而是把富商们聚集一处,我想在这种地方,他们也只能依靠我,也必须依靠我。我问他们附近那几个与我汉人有隙的南人部族是否影响他们。这干富商果然一肚子苦水,只是苦于没有实力。常常逢到特殊日子还得主动送点东西,以求平安。
和商贾我没打过太多交道,子涉算个商二代兼官一代,不好类比。我觉得至少按照市场上的规则,得需要讨价还价。于是我提出一笔交易,让他们估个价。说我把他们干掉,你们能给我提供什么。
他们除了把城寨送我,还愿将全城的租税按汉律上缴。
仿佛很好,其实很假。本身。这些都是我汉地,也本该交给朝廷的。他们隔绝在天南这么久的赋税都充了自己的腰包,这时候还想一点不吐是不可能的。他们生意人。应该明白,我恢复此间之治,便不打算再丢还给他们。我的到来能给他们带来一个平安的环境就行了,他们做城主,维持此间运转,还要兼顾保卫和征战,耗费也是很大的。
我在汉律基础上给商人减了税。但是要先交去年的,充作军资,然后让部队归我调遣。然后让他们将百姓重新登记造册。按百工、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