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壶关风云> 第六章 公道团众乡绅改头换面

第六章 公道团众乡绅改头换面(1 / 5)

第六章

公道团众乡绅改头换面

抗日的烽火正在全县蔓延,大家的拳头攥在了一块。7月10日,牺盟分会突然召集所有参加抗日宣传的骨干成员到当铺院开会,会上特派员向大家郑重宣布:“同胞们,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七卢沟桥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开始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电全国,呼吁: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接着,江平站在一个高台上振臂高呼:“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坚决保卫国土,流完我们最后一滴血!”顿时台下随即高呼,固村的吴树修等青年也纷纷站在高台上高呼口号,整个会场的空气似乎停止了流动,唯有那响亮的口号声在空中回荡……

八月,抗日烽火遍及全国,张恒业根据上级牺盟会的指示,要求迅速组建全民武装,组建民兵游击队,一个40多人的小型游击队马上组织起来,定名为“壶关县牺盟游击队”。同时,县长郭腾蛟也迅速组织了一支100多人的队伍,定名为“抗日模范队”,一切装备都由政府供给。

八月下旬,阎锡山派闫景祜到壶关组建人民武装自卫队。

九月底,县政府、牺盟会以“牺盟游击队”和“抗日模范队”这两个抗日武装为基础,在下黄花水村正式成立了“壶关县抗日民族自卫队”,简称“自卫队”。闫景祜任自卫队大队长,他是垣曲县人,虽然是阎军旧军官,但思想进步。自卫队下辖三个中队200多人。

十月,山西抗日决死队派中**员张晓钟任自卫队长。自卫队成立后,贫苦农民的子弟纷纷报名参加。月底,队伍发展到5个中队400多人。同时,牺盟会又成立了“壶关县总动员实施委员会”,简称“壶关县动委会”,县长郭腾蛟任委员长,牺盟特派员张恒业、公道团团长杨笃宽任副委员长,动委会下设战时指挥、民运、锄奸、供给等4个部。动委会的职责和任务就是要最大限度地组织发动全县知识分子、工人、农民、青年、妇女参加抗日救亡斗争;整顿和改造区、村政权;动员青年参加抗日军队,在群众中开展借粮借款运动,支援前线;广泛组织统一战线,扩大抗日阵线;向各村指派自卫队教练员,负责训练青年农民并吸收优秀分子加入县自卫队。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上下为抗日救国推行“有粮出粮,有钱出钱”的合理负担政策,由政府县长向各村下达通令。

壶关县政府征款训令

因军事紧张,需款很急,向全省提出征款的合理负担办法,各编村村长:为令遵事,目前军事紧张,需款紧急,若以本县呈准,合理负担办法分摊,当由本府会同公道团,牺盟会将本县各编村,按村中实力及商号情形分别拟定分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