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壶关风云> 第十四章 秦德彪交通线夜袭日寇

第十四章 秦德彪交通线夜袭日寇(1 / 4)

第十四章

秦德彪交通线夜袭日寇

形势十分严峻,县长洛鸿章(张恒业县长调离)找一区区长秦秋文和来家发展游击队的原决死三纵队第二支队第一中队中队长现任河口一带游击大队长秦德彪等同志布置任务,先发给他们二十箱手**,撤到城外各村,以马驹、崇贤、东山后、洪掌、山仓、料阳一带为后方基地,进行长期的抗日活动。再命令秦德彪河口游击队配合八路军守住长治日寇来犯的东长井和河口咽喉要道,打击日寇的嚣张气焰。

秦秋文是下内村人,三八年参加牺盟会,洛鸿章担任壶关县长时,他担任一区区长,为了打击阻止日寇往晋庄一带根据地延伸,负责一区的全面工作。他带领游击队在各村发展自卫队,也叫游击小组,以三至五人为一个游击小组,十个村为一个联防区,成立区干队,白天破坏敌人将要经过的交通要道,晚上经常转移地方,到偏远山区的农户家里隐蔽,睡在农户的家里,在地上铺些谷草麦秆等。

日军刚侵占长治后第二天就开始从长治派兵进犯壶关县城,八路军三五九旅的一个团约500人,在距壶关县城约四公里的东长井打伏击。秦德彪的游击队配合作战,他们由于熟悉地形,自报奋勇为八路军带路,游击队由于装备简陋,主要武器就是红缨枪、大刀和几枚手**。进犯的日寇从西长井的沟里往东长井的平原上进攻,八路军埋伏在东长井的各个高坡上严阵以待,这是敌人的必经之路。进犯的敌人为一个大队(三个中队约200多人),正当他们的先头部队刚刚进入东长井,大部队还在爬坡时,我游击队和八路军便发起猛烈的冲锋,从各个高地冲向敌人,没费吹灰之力就把敌人打退,生俘敌人三个伤兵,缴获一支三八大盖,我们只有一位同志在缴获敌人的武器时,被敌人咬伤一只手。这是又一次在这里取得跟日寇战斗的胜利,这一事实使群众认识到日本鬼子也是人,也没有多大了不起。通过这次战斗的胜利,秦德彪游击队迅速扩大,在两个月内发展到50人,成了一支人数最多,战斗力很强的游击队,队员都来自集店、河口、王家河、杜家河、杨家河、坛上、坛坡等村庄。

七月十三日,日军二次占领县城,占领了西街小学校,成为了日军在壶关县的指挥部,叫“红部”、“宪兵队”,首脑叫莱田英夫。

县特委书记杨献珍率五专署路东办事处转移到东南山区芳岱村。中共太南地委机关由陵川县平城镇转移到南、北行头一带。壶关县党政机关团体转移到大井、石盆、郭家驼等村。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中共壶关县委迅速动员广大军民对可能被日军利用的道路进行破坏,动员交通要道附近的群众进行疏散转移,组织群众进行空室清野,准备跟日寇展开长期艰苦的斗争。

一区区长秦秋文组织起来的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