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申君和信陵君两个人奔波忙碌,却都没有成为两国大军的领军人,魏国出动大军三十万,一路向西出魏国大梁军军营等待楚国出动的三十万大军。
说是三十万大军,但真正的作战军队也就二十万左右,在战国时期还没有后世三国那样带领十万大军就敢说二十万,带领二十万就敢说五十万,一半靠人一半靠忽悠。
战国时期的大军数量还是相对比较真实的,只是这一战实在是太大,四十万大军度已于楚国和魏国来说已经是极限,毕竟这和之后的亡国之战不同,那个时候各个国家垂死挣扎,已经管不了那么多,所以军队的数量更多。
现在不同,打完了日子还得过,不能为了弱秦家底都折腾出去,和赵国说出兵三十万,那只是表面上的说辞,真正两国出动四十万大军,在战国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情况,可见这一次楚国和魏国至少在初期对弱秦还是充满信心。
“报,赵国上将军廉颇到!”
通信官在中军幕府大声禀报,在座的是楚国将军项原和魏国将军晋鄙,同时两国副将裨将数十人站在中军幕府,按照三国约定,魏国将军晋鄙为三国军队统帅。
其实从资历和声望上,赵国上将军之廉颇绝对在晋鄙之上,但当魏国信陵君提出来这个要求的时候,赵括并没有提出反对,楚国春申君黄歇看到赵国没有反对,便也认同,毕竟主帅只是发号施令,真正执行的还是各国的主将。
“传令赵军在大军右侧安营。”
老将军晋鄙也是百战老将,魏国柱石,在对军队指挥上有着丰富的经验,绝对不在廉颇之下,只是领军打仗,战场上的事情瞬息万变,经验是一方面,更重要是将领的谋略应变能力,这一点上廉颇绝对在晋鄙之上。
“回禀将军,赵国上将军廉颇只带领两千骑兵,并没又率领大队人马,根据斥候禀报也没有发现赵国大军踪迹。”
传令官的话让魏国将军晋鄙和楚国将军项原两个人为之一愣,赵国出动三十万大军已经说好的,就算是没有三十万至少也和两国一样有二十万,没有六十万大军不可能击败秦国大军。
“我就说赵国靠不住,现在的赵国就想着怎么从各国的身上弄好处,一年前的秦赵之战让招过人吃尽了苦头,据说粮仓里的老鼠都饿死了,被当做军粮吃掉了!”
楚国将军项原不屑的向魏国将军晋鄙说道,这就是项氏一族,他们再次之前是楚国征战百越的壁垒,在中原战场并没有项氏一族的痕迹,但是在百越,听到项氏一族绝对是闻风丧胆。
项原对于晋鄙和廉颇早有耳闻,但廉颇和晋鄙对项原却知之甚少,只是知道他是楚国项氏一族的成员,这一次楚王听了朝臣的意见为了平衡黄歇的力量,毕竟最近黄歇表现的太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