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括急于知道秦国的一举一动,为自己接下来的谋划作出判断的依据,但接下来没有一条信息冲秦国传出。
从秦国通往山东六国所有的关卡全部封锁,不许进,不许出,这是战时秦国的传统,特别是这样大规模针对秦国的连横之战。
秦国要保证自己的军事部署一点点的消息也不能泄露出去,相对于秦国的这个做法,很明显山东六国就显得有些落后,没有阻断消息的习惯。
这就标志着从这一刻开始秦国所有的消息在战争结束之后都无法传递到邯郸城,鲁仲连第一时间将这个消息上奏赵括。
梦蝶的翅膀在这一刻停止了在秦国的煽动,但在山东六国的都城之中,梦蝶的行动依然在展开,从其他国家都城传递来的情报信息,依然不断地向着邯郸汇聚。
赵括站在自己书房之中,注视着面前墙壁上的找过地图,战国时期的制图技术很低,在赵括的面前只是赵国的疆域,而且画的十分的粗糙,不过在赵括的脑海之中确是一个完整的齐国版图。
赵国大军现在正在渡过丹水向秦国丹水西岸大营展开进攻,按照自己的猜测,秦国对进攻赵军的策略一定是诱敌深入。
然后在一个适合伏击围歼的位置展开合围进攻,想到这里一个地名立刻呈现在赵括的脑海之中,白起对整个上党附近的地形了如指掌,最合适的位置莫过于长平。
难道历史还没有放弃长平之战?赵括的脑海之中不仅有了这样一个想法,当然这样的想法只是一闪而过,上将军廉颇不是之前的赵括。
“报王上,秦国突然增兵魏国和楚国大军战场,据魏国将军晋鄙说有三十万之众,魏将晋鄙急命上将军廉颇加快进攻速度。”
就在赵括脑海之中思索秦国如何继续进行这场战争的时候忽然信兵来报,秦国大规模向魏国边境增兵,数量在三十万人。
这绝对不可能,这是赵括的第一反应,秦国不可能有这么多的军队,即便是临时征召大军,秦国也不可能这么短时间之内在集结三十万大军。
要知道在魏国边境,秦国已经集结了三十万大军,丹水方向秦国至少是二十万大军,这就是五十万,如果在集结三十万,那就是八十万大军,秦国即便是国力强大,但现在也没有集结八十万大军的能力。
要知道楚国和魏国两国的军队可以弄虚作假,但秦国不会,此时已经是秦国生死存亡的时刻,他们一定会全力以赴一战,但秦国的人口基数摆在那里。
赵王宫大殿之上,赵括召集群臣,现在秦国突然增兵,三十万大军的出现让所有赵国大臣全都震惊不已,这个信息大大的震动了赵国大臣的神经。
“王上,秦国突然增兵,消息应该不会有假,魏国将军晋鄙并非故弄玄虚之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