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科幻小说>覆长生> 第59章

第59章(2 / 3)

星监狱这么可怕的存在,顶多就是罚作奴隶,做一辈子苦力,但性质却没有多大区别。

昭国和东方六国都是一百多年前就开始变法,但只有昭国成功了,为什么?

殷姮在殷长嬴的许可下,看过昭国的王族历史,知道昭国为了变法,前前后后赔进去了七八个国君。

这些国君中,有被大臣派兵围着王宫,被迫自杀的;有被“强盗”大摇大摆冲进王宫,直接杀死的;还有某天吃了一碗羹,就一命呜呼的。

至于“突发疾病”而死的,那就更正常了。

但偏偏昭国历代国君性格就是这么刚烈,上一个国君被世家暗杀了,下一个国君还要接着变法。

不管他们当公子的时候,是流亡国外呢,还是在国内装孙子。也不管他们表面上的性格是懦弱呢,还是骄狂。反正上位之后,统统都是铁腕君王,铁了心就要继续变法,杀起人来从不手软。

昭王与世家的斗争持续了一百多年,历经了九代君王,终于在殷长嬴的高祖父那代,终于把昭国的世家砍得七七八八。

否则卫君收全国之田,按军功分发给百姓,岂有那么顺利?

若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位昭王妥协,就会像隔壁的反面教材祝国一样。

祝国几乎和昭国同时开始变法,奈何上一个支持变法的强权君王一死,贵族们立刻反攻倒算,在这位君王的灵前,把发起变法的相邦弄死了。

继任的国君一看,贵族太强,惹不起,妥协了,不再变法,孤与公卿士大夫共治天下。

结果就是祝国的王权日益旁落,国内三姓独大,百姓全都沦为三姓奴隶,君王也需要依靠三姓才能活下去。

祝王或许能砍掉三姓中的某个人、某一支,却不能将这个姓氏连根拔起。

这样的国家,日益衰落,连国都都成了昭国的一个县,连续好几代太子都来昭国为质,也就不奇怪了。

所以,对于杨秀的困境,殷姮身在局外,反而看得更清。

名不正言不顺道在其次,关键就在于,杨秀手上就算握着一些家奴,却不敢杀人。

当然,杨秀肯定处置过人,奴仆啊,奴隶啊之流。但在殷姮看来,这些都不管用。

就算死一百个奴隶,也构不成威慑。

假如换处在杨秀这个位置上的是殷长嬴,他一定拿族中势力最强的人开刀。

殷姮毫不怀疑,等殷长嬴亲政后,若有公卿鬼鬼祟祟,那就是撞他手上了。他刚好需要杀三公九卿,还有自家亲戚立威,求之不得。

想到这里,殷姮下车之后,向杨秀招了招手。

标宛子会意,立刻板着脸,命令道:“杨秀,公主希望了解矿洞的一些常识,你,过来,负责为公主讲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