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节(2 / 7)

高昌都城的位置,以及从长安城出发的线路。

第二幅是现在的地图,大明疆域图。

第三幅则是根据玄奘法师口述,其弟子辩机撰文的《大唐西域记》所描绘的玄奘西行图。

山阳泽看了看地图,又看了看督主道:“光凭这三张图,怕是找不到地方吧?不如到了再去找个向导?”这三张地图已经是尽可能的画的大了,但是算算比例,怎么也是在一比一百万以上了,也就是说图上一厘米的距离,差不多要二十里地,这种距离,要是没有向导又走错路,他跟郭前都得掉马甲。

督主拿手指敲了敲桌面,道:“这个是自然。”说着他指了指地图,又道:“锦衣卫有常年往来在丝绸之路上的探子,到时候找个老练的便是。我要说的是另一件事,高昌古城从唐贞观十四年并入大唐之后,改了名字叫火州,这地方虽然已经在战火中损毁,”督主指的大明疆域图道:“不过现在是别失八里国的地方。”

什么?虽然对这个听起来奇奇怪怪的名字没什么印象,但是……要出国了?

督主皱着眉头,道:“陛下叫了兵部侍郎议事,我在后面听着,虽然那一边都是早先的四大汗王所有,不过最近政权交替,有些乱,兵部侍郎说,现在是由吐鲁番汗王控制,而且成化八年的时候,他还曾经出兵攻占了哈密。”督主又指了指地图,道:“也算是我们此行的必经之路。”

这下真的不太好了,不对,山阳泽问道:“这里不是丝绸之路吗?来往商人诸多,我们混在里面一起走,到了地方伺机溜出来便是。”

督主苦笑道:“丝绸之路在安史之乱后便逐渐萧条了,不少城市变成了荒漠戈壁,人烟稀少,一路都是西域小国,重兵重重,现在走丝绸之路的商人怕是连唐朝的一成都没有。况且陛下其实是禁止私人贸易的,当年玄奘出关是偷渡,我们也不能实打实的出关,而且后面还跟着不知道一批什么来头的敌人。我们大概出了长安城,就要乔装打扮掩人耳目了。”

山阳泽拿起三张地图,仔仔细细研究一阵,道:“先说路线。归大明管辖的最后一站是沙洲,然后两条路线到高昌都城,近一点的是出玉门关,之后沿着西北方向到高昌都城,远一点的是走哈密,经……”山阳泽专门又看了看地图,道:“必残?到高昌都城。”这是什么鬼名字,一听就不吉利。

督主点头,“走玉门关附近只能偷渡,要是走远路便要经过两个不归大明管辖的城市了。”说完督主又补充了一句,“虽然大明禁制私人贸易,不过沿线各国倒是都挺欢迎的。”

郭前一直在看当年的玄奘西游图,他道:“玄奘法师走的就是比较远的路,想必更适合偷渡。”说完他又摇头道:“他是和尚,一路上的城池不会查的太严。”郭前又看了看山阳泽手里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