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泾阳易主,当次日泾阳的老百姓们战战赫赫的打开大门时,发现外面的士兵已经不是渤海军了,而是红衣黑甲的燕军,城头上的大旗也换成了“燕”字。
城内的喊杀声早已停歇,由于并没有发生巷战,所以城内的各处街道除了看起来有些凌乱之外连血迹都没有,也没有出现燕军士兵破门而入,劫掠百姓的事情发生,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平常,要不是城头和城门口站岗的大头兵已经换了装束,老百姓们恐怕还以为昨天晚上的一切都是错觉呢!
很快,燕军的安民告示便贴了起来,还专门有燕军的军官负责诵读,燕军的士兵还没有进行过扫盲教育,都是文盲,但军官大都是进修过的,军校出来的军官能不识字吗?那些之前在军官培训班待过的也基本都识字,正好可以充当这个角色,防止有人捣乱误导百姓。
泾阳城并不大,不到半天时间老百姓们就都知道这是燕国的军队,,一时间城内流言四起,有人说渤海王已经在战场上被打的一败涂地了,就连渤海王也死了,也有人说袁绍主动投降了燕军,当然,这个肯定是没有多少人相信,要是袁绍投降了,燕军还用夜袭泾阳吗?
不过流言的版本虽然复杂多样,那些老百姓的头脑几乎已经可以跟后世的那些小说作者抢饭碗了,但有一点是不变的,大家都不看好袁绍。
泾阳县衙。
“将军,城内的局势已经彻底稳定下来了,我军随时可以出发!”王昌对黄忠说道。
“不,士兵们连日赶路也十分疲惫,今日就让他们好好休息一晚,明日一早我们再出发!”黄忠摇头道,这次急行军数百里奇袭泾阳,虽然所有人都骑着战马,但是长时间的赶路依然十分劳累,后世在汽车上做几个小时都很累,更别说连续几天在马背上颠簸,每天都只有几个小时的下马休息时间,这对所有士兵的身体和精神的负担都非常大。
泾阳的秩序之所以能这么快稳定,除了昨晚的战斗并不激烈以外,还有羽林卫的功劳,他们在袁绍之下不断宣传燕国的政策,弄得各地百姓纷纷向往燕军,心里都把燕军当成王师了,现在这支王师来到了他们的面前,自然会引起期待。
当燕军的安民告示和一些其他政策的告示张贴出去,城内已经彻底沸腾,现在恐怕就算是燕军要走也会有无数人挽留,毕竟谁也不想继续过袁绍治下的那种苦日子了。
次日一早,黄忠领着一万两千多名燕军骑兵再次出发,大刀直指南皮县城。
南皮是渤海郡的治所,当地数一数二的大县,作为袁绍的大本营,这里的守卫自然也相当森严,负责守城的士兵也都是经历过上一次战争的老兵,战斗力远不是那些没有见过血的新兵所能比的。
南皮的守将是吕旷、吕翔两兄弟,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