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国公爷> 第四章 打探消息

第四章 打探消息(2 / 3)

候怎么不说,自己明明就是一个见钱眼开的人,辰逸看着卖肉的屠户,心中不断的画着圈圈。

“我前几天记得,你不远应该还有一个卖肉的铺子,今天怎么就你一个在买肉呢?另一个肉摊怎么没有开张?”

“今天早晨,大概天才刚刚亮没一会,街上的行人还不是很多,我那会应该正在摆肉铺子,就听见不远处传来了争吵,好像是为了钱的事情,我也没有听清。”

“后来怎么样了?”一旁的狗蛋焦急的问了起来。

“后来,就来了几位巡逻的官差,卖肉的老板,急急忙忙收拾完铺子上的肉,官差将他们全部带走了,估计被带到衙门传话去了。”

“这位少爷,你的肉好了。”辰逸和狗蛋接过屠户手中的肉,辰逸付完钱,将屠户找的零钱揣在了怀里。

“怎么样?打听到什么消息了?”赵大爷看见向他走过来的辰逸和狗蛋,急忙向前走去,借助两个人手中的肉,连忙将肉放在牛车上。

“水生,水生被,被官差带走了。”狗蛋结结巴巴说着。

“被官差带走了?怎么会这样?可怎么办啊?”赵大爷边说,边将手捏成拳头的右手,不断打打着左手的掌心,还不停的跺着脚。

由于古代法制不健全,侦破手法又落后.若是再碰到个糊涂官,弄个冤假错案,所以那时候的人们还是挺怕自己和进衙门,在古代,苦主在公堂上喊冤是没用的,有钱的人会请个状师、讼师,可以写大状来为自己伸冤,没钱的人只能自认倒霉。当然古代的冤假错案还是很少的,但古代的贪官还是很多,三年清知县,十万雪花银,可不是白流传下来的。

“赵大爷、狗蛋你先别着急,我们这会先感到衙门去看一下,看结果如何,到时候我们在想其他办法。”

“好,就依辰逸说的办法,我们赶紧去衙门看一下吧。”拉上牛车,三人向衙门赶了过去。

在古代,衙门有三班六房:三班:指皂、壮、快班,均为差役;六房:指吏、户、礼、兵、刑、工房,均为书办胥。

辰逸在向衙门赶的同时,不知道这里的知县办案,是否和自己前世在影视作品中看到的情节一样,肃穆的公堂,头顶着“明镜高悬”匾额的县太爷端坐在公案之后,如狼似虎的衙役分列两班,惊堂木一声脆响:“升堂——噢——”这样的场景。

在这里普及一下知识在古代县官是一县父母,也是首席法官。在他之下,有一个由县丞、县尉以及主簿组成的法官团队。他们不是县官的私人幕僚,而是由朝廷指派,享受“国家公务员”身份与待遇的同僚。这些人或依职权,或经授权,以主审官的身份处理刑事、民事案件。击鼓原是下班号一有冤情,便可“击鼓”?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大堂前所设的那面大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