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伐清与殖民> 第42章 话事人

第42章 话事人(2 / 3)

烂吗?

不然以崇祯的节俭勤政,简直就是明君的典范,又怎么会给大明带来亡国之祸呢?

李邦华不是近臣,但他是朝中大臣,接触崇祯也不是一天两天了,高文采一说,他就感觉在理,连连点头。

主座、次座都发表意见了,两人同时看向了老三,郑恩被看的心里发毛。

别以为你们一个个对崇祯很了解,论崇祯的现状,有谁能比我更了解。

心中吐槽的同时,郑恩表面依旧挑不出毛病,利用吐槽的时间,假装了一会儿沉思,之后郑恩认真的道:

“老师,大哥,学生看来,皇上对冲出北京的安排绝不是简简单单的相辅相成,而是皇上,太子,定王,永王,都有不同的安排,也就是说陛下和三位殿下,都在不同的地方。

学生来国子监的时间不长,但对于皇上的节俭勤政很是佩服,以皇上视为榜样,对于榜样自然是多有去了解。

以我对皇上的了解,加上我自己的推算,皇上必不会出北京城!出北京城的只会是三位皇子!”

“什么?”

“皇上留在北京做什么?”

李邦华、高文采都发出了惊呼。

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看着众人的中心点瞬间回到了自己的身上,这种久违的所有人以自己为中心的感觉,有些让人陶醉啊!

难怪会有那么多人迷恋哗众取宠,自己成为焦点的感觉太享受了。

郑恩一边享受,一边接着道:

“老师,大哥,你们接触皇上的时间更多,如果做选择。

一:集合大军杀出北京。

二:将大军一分为四,分别护卫皇上和三位皇子。

三:牺牲自我,牵制贼军,助三位儿子逃出北京,成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大明祖训。

皇上会如何选?”

两短一长取一长,三,咳咳。

李邦华、高文采比郑恩都要了解崇祯,在两人的心中,崇祯也是千年一遇的明君,但都不愿往这方面想。

现在被郑恩提出,想自欺欺人的逃避都逃避不了了。

过了好一会,脸色痛苦的高文采不甘的道:

“可白天在李先生的府上,你可不是这么说的,你说的是皇上已经冲出北京了,老弟,你告诉大哥,你白天说的才是真的,对不对,你告诉哥哥。”

李邦华只是叹息,这个时候了,都这样说了,那白天说的话自然是哄他开心的,是害怕他做出什么过激的事。

郑恩没有让两人痛苦多久:

“白天我说的是可能,现在我说的也是可能,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三位皇子定有不一样的安排,就算皇上成就了历朝历代皇上都无法做到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