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伐清与殖民> 第135章 合格统帅曹友义

第135章 合格统帅曹友义(2 / 3)

,如果当时李过没有昏迷,指挥老营兵攻打自己的是名将李过,而不是年少气盛、权威也有限、指挥经验还不足的李来亨。

那么现在最后的溃逃计划可能早就实行了。

史记很少的曹友义指挥大军的能力都在他们之上,又何况是名将李过呢?

训郑恩等人训多了,曹友义也缓过劲来了,这个时候也谦虚起来了,不谦虚不行啊,他就十几个家丁,郑恩麾下六万,算上少年亲兵营,超过了七万,让他训了这么久,也够了。

何况郑恩对于大明确实有大功。

先皇崇祯的嫡子及两位庶子都救了出来,最让残明有了精神支柱,而不会出现因为继承者的问题而闹出大乱子。

除非是被李自成带着随军的太子朱慈烺回来了,不然残明继承人就非皇嫡子朱慈炯莫属。

更何况郑恩还是伯爵。

“爵爷!”

曹友义对郑恩称呼也是温和了很多,整个人跟郑恩亦师亦友似得:

“听你所言,之前你俘虏的几千天津投顺兵,被你送上了十两银子,一年的口粮。

其中一些因为躲避顺军追捕,而放弃口粮,没了口粮,让只有十两不能吃的银子他们回到了天津。

没有了负重的他们,更是早我们来到天津。

如今见我们三千军官团前军驻扎天津城外,因为受过我们巨大的恩惠,而且在天津的日子,又是战时,单单的十两银子并不好过,还都被拉了壮丁做苦役。

苦不堪言的他们想到了我们的好,主动出城联系我们。

而王晓得知之后,主动站出进城,联系更多的有志者,计划看能不能组织足够的内应,由内而外夺下防御最松懈的东城门。

我们要做的就是埋伏东城门外等待城门洞开。”

郑恩点点头,自己给的十两银子,相当于十年都不见得有的收入,还有一年的口粮,跟只知道剥削的天津贰臣比起来,心理落差不要太大。

当自己给与的优厚待遇传开以后,大量天津苦哈哈心中想不向往都难,而这朝不保夕,甚至已经快要饿死的情况而言,冒出一批义军拥护自己也不是没有可能。

别的不说,一个一家人都要饿死的男人,让他去用命拼十两救一家性命的银子及一年的口粮。

有几个男人不去的。

偏偏如今这混乱的天津,这种人很多。

光因为北京突然沦落,刚好行至天津的漕运漕夫就不少,按照戚继光的选兵标准。

像那种没什么见识又常年械斗的义乌兵、还有常年生活在危险重重又条件艰苦的矿洞之中的矿徒,是最好的兵源。

其次就是生活在漕运线上,饱受压榨,穷困潦倒,还要护卫漕粮而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