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伐清与殖民> 第140章 四月十五

第140章 四月十五(2 / 3)

道:

“监国千岁千岁千千岁!”

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上一次还要太监教的朱慈炯,这一次自己主动长袖一挥:

“众爱卿平身!”

“谢殿下!”

这个时候太监又道: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当然,这是一句废话,流程而已,深夜召开朝会,自然是有事的。

而且在进“殿”之前,就商量了一会。

太监的话刚落音,首辅侯询就站了出来,这位牢底坐穿的首辅看了武将之首郑恩一眼,之后道:

“启禀殿下,继北京之后,我大明又光复天津,并将行在暂时定在天津,短时间内没有必要再迁移。

既如此,臣提议无需等泰山之后在祭天封禅。

天津也是顺天府,更是顺天第二大城,有些顺应天命的寓意,泰山祭天依旧要去。

不过在此之前,臣提议于天津祭祖,正式接任监国。”

首辅刚刚说完,文臣中除李邦华之外的官员都出列了。

“国不可一日无君,臣等恳请殿下顺应天命,接任监国!”

这些文官,除了冯元飏,余等都是郑恩从北京贰臣中拉的一批人填充的,说白了都是郑恩的人。

冯元飏倒不是,不过大家刚商量的时候,就已经答应了的。

这个时候所有的目光都偷偷看向次辅李邦华,李邦华看了看旁边的郑恩,叹息一声,想着这本就不是坏事,没必要因为看郑恩把持朝政而不舒服,就唱反调。

真要因为内心不舒服,而不顾朝廷的安危,他李邦华就不是历史上的那个世代忠烈了。

也罢!反正这逆徒没有做出什么出格的事,又有了冯元飏与曹友义的加入,就先支持吧!

想通了的李邦华出列行礼:

“殿下,如今天下动荡,大明危难,让人雪上加霜的是大明已有一月之久处于无国君之态。

殿下贵为先皇嫡子,太子又深陷敌营,老臣恳请殿下继任监国之位。”

看着李邦华出列了,曹友义跟着出列,这一动,郑恩也动了,郑恩动了,整个武将行列都动了。

“臣等恳请殿下继任监国之位。”

朱慈炯才十三岁,又是深宫长大的,哪里见过这种场面,不过不要紧,在郑恩给太监使了个眼色之后,太监开始附耳小声教导。

太监能成为监国的贴身太监,自然是因为他是郑恩的人。

有了太监的教导,朱慈炯开始根据以往的流程,推脱,文武群臣再劝,朱慈炯再推脱,三劝才同意。

非整出一个他不愿当监国,是百官推荐他、逼他当的。

这个时候天津最有名的道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