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伐清与殖民> 第210章 郑恩的布局

第210章 郑恩的布局(2 / 3)

重的陈奇瑜、吴甡、曹友义三人的顺水推舟,来的顺利。

郑恩早已经收到了鞑子轻松攻占北京的消息,现在的鞑子正在吞并整个北直隶的同时,与退守山西的顺军小规模交战,大规模对峙。

要不是自己让多尔衮折损了15个两白旗的牛录,对多尔衮的实力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又引的多铎率领大量炮灰在内的十万大军回援,让多尔衮一时间炮灰部队只够吞并北直隶所用。

要不是诸多自己造成的影响,鞑子恐怕早已如历史上那般全力攻打山西,再吞并山东了。

就现在形势而言,清虏最可能做的,就是得知回援部队扑空,将回援部队的层层炮灰调过来,再留下真鞑子留守。

之后,要么是山西,要么是天津,将迎来鞑子层层炮灰的进攻。

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吞并整个北直隶之后,鞑子感觉炮灰够多了,恐怕不用等到回援关外的炮灰赶回,直接就攻打看似软弱,又无险可守,还在卧榻之侧的天津。

为何不是攻打顺军山西,因为太行山天险,以及整个顺军的主力大多聚集在了山西。

顺军除了最初在永平府输了一场,折损了一些人马,之后可是连与鞑子大规模交战都没有过,人员的损失更是微不足道。

炮灰主力还没回来之前,鞑子不防止山西居高临下的顺军,反攻北京就算好的了,何来能力攻打山西。

真鞑子就那么多,不到十万的男丁,已经损失了百分之五还多,再来二三十次,可就打没了。

所以,短期内,清虏只敢欺负欺负一下天津明军朝廷。

清虏回援大军是靠腿,在狭长的辽西走廊上行军,如果自己能将这支清虏大军拖在关外,那么朝廷暂时就是安全的了,而李自成的顺军朝廷,也可以得到至关重要的喘息机会。

介时,清虏可就真有可能停在金国之势了。

如果拖不住也无所谓,这次监国于泰山登基,完全可以借机多在泰山停留,一旦天津被鞑子攻占了,已经登基为帝的皇帝,完全可以直接携大哥郑成功、忠臣陈奇瑜、吴甡、曹友义、冯元飏、沈廷扬等等,各路大军南幸南京。

介时这么一群真正懂兵,又有共同的中兴大明抱负的文武大臣为顶梁柱。

那么最少有五成的可能,形成南宋、东晋之势。

历史上的南明其实也有很大的几率成为又一个南宋,可惜……不说也罢。

有了东晋、南宋之势,那么华夏就不会沉沦,华夏不沉沦,哪怕天下还是三国分立,乃至算上四川的张献忠,四国分立。

郑恩都相信自己能凭借几百年的知识,大有可为,再创华夏天朝的辉煌。

这也是带上李邦华、吴甡这些忠骨大臣出征的另一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