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伐清与殖民> 第254章 大明岭东都指挥使司

第254章 大明岭东都指挥使司(2 / 3)

狭长的海岸线是狭长又便利的海上军事支援、转移、物资补给线,而太白山更是江陵都护府最大的屏障。

全府境内都是城池、乃至大点的镇子,都在海边狭窄的平地,靠着海就表明了进退自如的地利。

从海岸线往西不过十来里,就是太白山,就算没有海船及时支援,那么往太白山里一钻,清虏再追击就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长了。

所以,没有那个府牧,比江陵大都护府更适合郑家军。

至于朝鲜江陵最乱,呵呵,郑家军还真不怕乱。

那么朝鲜江陵最穷,呵呵,那是他们空守宝山,却因为士绅而不能开发,狭长的海岸线,就代表了辽阔的渔场,背靠的朝鲜最大山脉太白山,代表着大量森林资源,如朝鲜盛产的药材、长期被士绅垄断,而有不让砍伐的大树。

千年枣木因为是沈器远家祖传的,可能是没有第二颗同样价值的了,但太白山大量几十年上百年份的大树,却是造小船及造巨舰主要的船材。

哪怕是造大型盖伦船,缺的也不过是千年枣木一样的龙骨罢了,而这种龙骨,沈器远卖了一条,人迹罕见的郁林岛、独岛发现了五条。

这就是六艘大型盖伦船了。

海参崴、库页岛、北海道,乃至黑龙江、乌苏里江东部沿海,还会有更多。

那么将有更多的古木龙骨,及百年大树主船材的盖伦船,将在已经在建设中,与江陵大都护府隔海相望,远离大陆安全有保障的郁陵岛造船厂,诞生。

至于朝鲜人口,郑家军已经掌控接近百万了,有最初的近二十万,还有朝鲜新朝廷抵过来的近二十万,最后六十万有五十万是已经扩张到十营的郑家军朝鲜营军眷,十万是以军眷名义裹挟的。

朝鲜一下子减少了百万人口,也是减少了百万人口带来的战后负担,空出了百万人口占据的土地,对于朝鲜新朝廷的安定,是有极大的利处的。

这也是为何金自点坚持以人口抵佣金,而不愿动国库,更不愿自掏腰包的原因之一。

————

大明岭东都指挥使司,也就是原朝鲜江陵大都护府,正在进行热火朝天的授田仪式,岭东耕田再少,也是有六百万亩,再努力开垦一下,再多一百万亩都是可以的。

而岭东的土地都是朝鲜朝廷抵给大明的,那么不管你是士绅的土地,还是普通百姓的土地,现在都被你们的朝廷做主抵给郑家军了。

愿意配合,拿着均价的银子腾出田来,不愿意,自己找朝鲜朝廷申冤,或者找郑家军也行,就怕你找着找着人就不见了。

七百万亩,按照授田的标准,那是够七万郑家军将士授田了,远远超过三年内给五万将士授田的承诺。

大明岭东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