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伐清与殖民> 第475章 农牧业的变革(下)

第475章 农牧业的变革(下)(2 / 3)

,也就是说正兵家眷能收获每亩超过八成的收成。

如此算起来谁还会放着长工不用,放租给佃农?”

领航员的话已经将郑列、郑芝鸾,还有周边将士都给听入迷了,因为他们都是有授田的,远征之前,他们出身再低,远征之时,他们每一位都已经晋升正兵并完成授田了。

领航员的话,关系着他们家眷的现状。

“从精耕到粗种,从佃农到长工,最后又衍生出了短工。

在农忙的时候,一些正兵家眷主动进城,以高昂的佣金,雇佣城中其他行业从事者,下乡帮忙农作。

这再高的佣金也只是农忙的那一段时间,反而因为短工的存在,而可以请更少的长工,从而省下更多,如此田亩的收成进自家粮仓的也更多。

农闲的时候自然就不用请短工了,短工们也回城,继续从事原来的行业。

最后,顺天侯府也被惊动了,出了新政,那就是设立劳动节假期。

根据南北农忙时间的不同,视情况设立劳动节假期日期,让学子乃至更多其它行业者得以放假。

有田地的在这农忙之时,回家帮助家里农作,没有田地的也可在这个时候去做短工,增加收入。

到现在,正兵家眷都充分的利用长短工,以及视情况选择精耕、粗种,将分授手中的百亩良田或五十亩水田,经营的有声有色。

没有哪个正兵家眷的粮仓,没有装满的,每年正兵家眷家的粮食多的都卖不过来呢?!

诸位英雄的家眷恐怕如今正愁着怎么样才能将家中没地方放的粮食卖出更高价呢?!”

“哈哈哈!”

快速盖伦船上的将士,都被这位领航员最后两句的挑逗话,给逗的哈哈大笑。

实际上在场没有哪位将士,不喜欢家里人正在为多的没地方放的粮食发愁的。

大家都是刚刚经历过饿殍遍地、易子相食时代的人,如今说他们的家人正在为堆成山的粮食而发愁,哪个能不欢喜?

包括郑列都是如此。

郑列是孤儿,是父亲郑恩收养他进了少年亲兵营,是这位新父亲供养他读书,锻炼他的身体,派人教习他武艺,派人授予他军事知识,供他吃饱吃好还穿暖,同时给了他一个家。

但郑列除了郑恩这个父亲,以及少年亲兵营的兄弟们,在出征前夕也成了家,并且还种下了自己的种。

从时断时续周期漫长的家书得知,他做了父亲,且孩子身体很健康。

也就是说,郑列听了领航员述说正兵家眷的幸福生活,他也听的入迷,且由衷的感到高兴的原因。

倒不是担心他的妻儿过的不好,有他祖父在,谁还能让他的妻儿过的差了,还能欺负他的妻儿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