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卷之后,贾芸收拾一番东西,挎着考篮与食盒,出了号房。
恰巧,对面的中年生员也一脸霉气走了出来。
他扫了贾芸一眼,翻了个白眼道:“孺子,你中午做饭惊扰了我,今岁解元恐怕与我张廷玉无缘了。”
张廷玉?
贾芸顿了顿,脸上亦浮现出一抹震惊。
张廷玉字衡臣,号砚斋,父亲是大学士张英,康麻子时代,是庶吉士,授检讨,入值南书房,进入权力中枢。
雍正即位后,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拜保和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等职。
享年八十四岁,谥号“文和”,配享太庙,是整个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
如今蓦地冒出这个恐怖人物,贾芸心地自然难以平静。
“咦!难道你认识我?”张廷玉见贾芸神情惊疑,他忍不住诧异道。
贾芸这才猛然一个激灵,清醒过来。
他急忙笑着摆手道:“听闻阁下想要取解元,小子震惊至极。”
“哈哈!小子,我张廷玉十年寒窗,学文已经达到如火纯情的地步,小小顺天府解元还不是如探囊取物?可惜啊!被你中午打扰,脑海想的都是美味佳肴。恐怕只能屈居亚元了。”张廷玉微微苦笑起来。
不过,他随后眉头一皱,摇头道:“对孺子说什么?我去也!”说完,他提着考篮,大摇大摆的去了。
贾芸本想赶上结识一番,不过,想到此处不便,他脚步便放缓了。……。
出了贡院大门,贾芸远远的看到詹鸣,谢大壮,卜旺财,三人挑着灯笼,站在一处四处张望。
“少爷!”谢大壮远远的看到贾芸,急忙跑来大喊道。
从号房出来,一路拥挤,贾芸已经累得双眼发黑,全身乏力。
谢大壮见了,他急忙搀扶住贾芸。
詹鸣,卜旺财两人也到来,见贾芸脸色疲惫至极,都急忙过来搀扶。
走了几步,詹鸣忍不住问道:“考得怎么样?”
贾芸勉强挤出一缕笑容,“还行吧!不过,还有第二场,第三场。不知道我这身体是否能够坚持住。”
詹鸣听了,急忙接过谢大壮手中的灯笼,朝谢大壮吩咐道:“愣着干什么?还不赶紧背起你家少爷?”
谢大壮听了,急忙弯身,要驮贾芸。
贾芸摆手拒绝,不过,被詹鸣,卜旺财两人直接架到谢大壮背上,谢大壮脚下如风,朝马车方向跑来。
贾芸自觉腿脚渐渐失去知觉,随后,一种无穷的疲惫之感袭来,贾芸脖子一歪,失去了知觉。……。
恍恍惚惚,贾芸自觉眼前一阵纷扰,他很想睁开眼,不过,眼皮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