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娃接着说:“好了,我去徐淑霞那里了,别的你说我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方面没有?”
高三说:“还有就是盐这个东西,记得能多搞点就多搞点。”
二娃说:“好的,我记得的,你一直在强调这个盐,我会当回事。那我就过去了。”
高三说:“去啊,我就不动身了。我把你的做的事一一都记下来。”
二娃听他说完后,就离开高三的屋子。向着徐淑霞那边走去。等他走到徐淑霞这的时候,敲门进行后,就看徐淑霞在那算着什么。而徐看到二娃后,说:“你先等下,自己找地方座。我把这个算完就把数字给你,说着继续自己的事,只见她一手按在纸上,另一支手不断利用算盘在计算着什么,一下下清脆的算珠的声音,对于二娃也有着很大吸引力。
毕竟在这个年代会用算盘的人也并不多。一个是这是帐房先生的专利,很多人都是单传,传男不传女,别看算盘计算这个东西很长时间了,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还是个稀罕玩意。二是这个东西用途不大,专业性太细,如果出现点问题,可能就让东家赔的不行不行的,所以,很多计帐的都是一代一代的,专门为某一个家族服务,很少能出现在外面,也就是说会这个的不一定很抢手,但绝对不会吃不上饭,除非有其它不可知的原因。”
徐淑霞会这个,可能连高三都不知道,不过并不妨碍他让徐淑霞管帐,负责后勤这边的东西。当然钱还是在他二叔那边。就当这个年代的会计和出纳一样,分工了。
二娃并不知道高三是怎么样,不过能看到有人会用算盘进行计算也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正在二娃胡思乱想的时候,徐淑霞结束了计算,问他:“二娃,你来干什么了,是不是要补给的数字来了?”
二娃说:“是啊,我把其它的事办差不多了,现在过来问下你这边,看看你这边需要几个车。还有就是还需要我准备什么或者其它你需要解决的事?”
徐淑霞问二娃,道:“对了,你一起走的车师傅有多少人?”
二娃说:“初步定了13个车,也就是13个车师傅。”
徐淑霞听完之后,用算盘计算了一下,并在纸上写了几笔。就和二娃说:“你看你也识字了,计算的事也会一些。不过我还是要跟你说一下我的观点。既然先生让我负责后勤补给这一块,我就要负责起来,我是一个认真的人。所以,希望的你能按先生的的要求,把我所要准备的东西都带上。给你这个名单。”
二娃接过来之后,看了一眼,就有点晕了,长长一溜名单。然后他对着徐淑霞说:“这么多,万一这边没有怎么办?”
徐淑霞说:“这些东西基本上路上必备的,不过这个地方小,有可能会出现你说的那种情况。真的要是那样了,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