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憋不住,道:“狗子哥,正旦大青衣,人家说的是唱戏的主角儿,可不是什么蛋,下回可不要瞎说了,咱们倒不怕遭人嫌弃,但咱们一定是要往上爬的。”
“主角是蛋?是吗?”林雨眉毛一挑,然后无力道:“行吧!”
哥仨往前走着,穿过一个个卖熟食的摊位,馄饨,年糕,卤煮灌肠,爆肚炒肝儿,还有豆汁儿油条……他们真不差钱儿,走了一路吃了一路,没有他们特别爱吃的东西,这年头只要吃的下去的东西,谁还挑口味儿呀?
只听得一阵铜锣乱响,哥仨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去,“瞧一瞧看一看了啊,胸口碎大石!”
再往前走,没有各种吃食的味道,是热闹的喧嚣,变戏法的,耍套路卖艺的,抖空竹,翻筋斗,卖大力丸的,剃头的,拔牙的……应有尽有。
真把哥仨吸引住的,是在高台上说书的老头,身穿大褂,看模样有五六十,留着山羊小胡子,一双深陷进去的眼睛黑的发亮,面前是一张书桌,桌上一张毛巾,一枚惊堂木,手中一把折扇,中气十足地念叨着:“脚踏生地,眼望生人,能耐是假的,这膀子力气是真的,各位听众,赏几个铜板,给咱施舍点儿喝粥的钱,是个帮衬,那位爷说了,我没带钱啊,那不打紧,皇上出门都有不带钱的时候,您只要戳在那儿,我看您老,就像看祖宗似的。今天给大家伙要说的书和别人说的不一样,是武二郎拳打镇关西!”
秀才听到这儿,拉了拉林雨的手臂,道:“走吧狗子哥,看了这么多年书了,从来没听过武二郎拳打镇关西的,国家风雨飘摇,混口饭吃便混口饭吃,胡说八道的玩意儿,带不来啥好处。”
熊三乐呵道:“俺看,还有点儿意思。”
林雨同意秀才说的,“行了,听秀才的话,总听这玩意儿,确实得听傻了。”说这话,并不是林雨爱听,并不是林雨同意,而是老爹对他说过:“要多听秀才的意见,他读书多,看得透。”
他们正要走,台上人说了:“您要走也没事儿,您什么时候走呢?等大家伙都走的时候您再走,人家不走,您走,旁边人就会跟着走,走着走着,人群就捅一个大窟窿,您可缺德了。”
林雨没太在意,继续走,台上人又道:“当然,您要是走,准是有事儿,说不定是家里灭门了,但是话说回来了,就剩您一个人,回去能干啥呀?”
林雨依旧没在意,因为他压根儿不觉得这是在说自己。
“好话我也说了,您站在这儿您是我祖宗,瞧您一眼,是瞧我们家祖宗。您可不能再走了。”
林雨即将出人群的时候,台上人说:“各位大爷,有三个小伙子,我可认识,他们在家里的日子可不怎么样,他们的媳妇儿大太太在外面有人了,跟着七八个大小伙子,哪位爷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