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满,我们回去吧。”刘威带着典韦回到了客栈当中。
一夜无话
第二天早上,刘威仔细清洗打扮了一番,吩咐典韦和高强在此等候,便带着李勇向蔡府走去。
铛铛铛,刘威上前扣门。
“吱呀”,蔡府大门被打开,只见一个五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探出头来问到“你是谁?”
“在下乃是蔡老先生故人之子,特来蔡府求学,这是家父给蔡先生的信件,劳烦转交给蔡老先生。”刘威从怀中取出信递给了这名男子。
“哦,在下乃是蔡府管家,请公子进来等候,我这就去禀报老爷。”老管家将二人带入客房便去禀报蔡邕。
“哦?故人之子,不知是哪一位故人。”说着接过管家手中的信,打开信封,取出信。看完之后,脸上的表情有些古怪,自叹道:“刘华,当年你可是个纨绔子弟不知你的儿子品行与学时如何?”走,去看看这个刘威。
蔡邕来到客房,只见客房站着两个人,其中一人随从打扮,另一个人身长七尺,相貌堂堂,而且身材并不似一般读书人那么孱弱,而是有一些习武之人的气息。此人正是刘威,看见蔡邕前来,上前行礼道:“学生刘威,见过蔡先生。”
“嗯,公子请起。”蔡邕让刘威坐下,便询问一些无关紧要的话,过了半晌,蔡邕问道:“贤侄到此处所为何事啊?”
“回禀蔡伯父,小侄此次来洛阳乃是为了在蔡伯父门下求学。”
“哦,原来是这样啊,但你可要知道你想要拜入我门下可是要经过考核的,如果我不满意可是不会收你的。”蔡邕对刘威恐吓道。其实经过刚才的交谈,蔡邕已经对刘威了解许多了,这所谓的考核也是为了看看刘威的学识和见识。
“刘威看着蔡邕。心里嘀咕:“我有这比你多了两千多年的见识,你还能考住我?拜入你门下只不过是为了博得一个好出处,这年代出处太重要了,刘备那老小子不就是经常炫耀拜于卢植门下吗。嘿嘿,当然了还有文姬妹妹是你的女儿,我不来这怎么能看到文姬妹妹啊!”想到这刘威对着蔡邕一拱手:“伯父,小侄必定竭力作答。”
“嗯”看见刘威自信的样子,蔡邕很是欣赏,但同时也想杀杀他的锐气。“贤侄可听好了。”贤侄对这国家与百姓的关系有何见解?
“国家与百姓之间的关系就如这河水与水面上的船。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乃是国家的根基。只有百听富足,国家才能安定。”刘威厚颜无耻的把唐太宗的话搬了出来。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蔡邕嘴里不断的重复这句话,陷入了沉思之中。
半响,蔡邕抬起头来大喊一声:“好,不想贤侄年纪轻轻就能说出如此蕴含哲理的话,将来必定是我大汉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