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大唐铁肩王狄光嗣> 第5章 大家好啊!都吃了吗?

第5章 大家好啊!都吃了吗?(1 / 3)

应该有人已经猜出,狄光嗣准备“发明”什么?

没错,就是冰糖葫芦!

冰糖葫芦,又叫糖葫芦,又称糖墩儿,还叫糖球。

据传,冰糖葫芦始于南宋。

南宋光宗年间,皇帝名赵惇,年号为“绍熙”。

绍熙年间,宋光宗最宠爱的黄贵妃生病了,病得面黄肌瘦,不思饮食。

御医用了许多贵重药品,皆不见什么效果。

皇帝见爱妃日见憔悴,也整日愁眉不展,最后无奈只好张榜求医。

一位江湖郎中揭榜进宫,为黄贵妃诊脉后说:

“只要用冰糖与红果(即山里红)煎熬,每顿饭前吃五至十枚,不出半月病准见好。”

开始,包括皇帝在内,所有人都将信将疑,好在这种吃法还合贵妃口味,贵妃按此办法服后,果然如期病愈了!

皇帝自然大喜,展开了愁眉。

后来这种做法传到民间,伟大的人民群众又把它串起来卖,就成了冰糖葫芦。

《燕京岁时记》中记载:

冰糖葫芦,乃用竹签,贯以山里红、海棠果、葡萄、麻山药、核桃仁、豆沙等,蘸以冰糖,甜脆而凉。

流行于茶楼、戏院、大街小巷等地,喜闻乐见,广为流传!

冰糖葫芦可是好东西,具有开胃、养颜、增智、消除疲劳、清热等作用,但有一条,孕妇多吃山里红,会使子宫收缩,容易流产。

狄光嗣隐约记得,做冰糖葫芦有四个步骤,一曰串山里红,二曰熬制糖稀,三曰滚动蘸糖,四曰冷却风干。

秀儿取来山里红,狄光嗣也拿出从城北取回的白砂糖,开始按步骤制作冰糖葫芦。

狄光嗣赶走了所有人,包括秀儿,以免做不出来露怯。

狄光嗣撸撸袖子,准备开干。

首先,第一步,挑选新鲜饱满、大小均匀的山楂,洗净去根去蒂,并将山楂拦腰切开,用小刀挖去果核,然后将两瓣合上,用竹签串起来。

狄光嗣认为很简单,因为竹签是现成的,饶是如此他还是划破了手指。

其次,第二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糖球好不好吃,全赖外面的一层“糖衣”。

狄光嗣先是将糖与水按照2:1的量倒入锅中,又生猛火熬了20分钟左右。期间,他跑上跑下,不停搅拌,可以搅拌。

大约一刻钟过后,水已经很少了,也沸腾的很厉害,且糖已经冒出了细小密集的泡沫,就像浅金黄色啤酒。

狄光嗣知道时机已到,就用筷子蘸一下糖浆,试着能否微微拉出丝来,如果有丝,那就表示已经好了。

狄光嗣知道,若时间过长,颜色就会变成棕色,能明显地拉出丝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