卬得到提醒,马上下令撤退,带着一万多人马快速逃走。一路上骂声不断,不仅魏豹,连叶童的祖宗也被牵连。
司马卬逃走后,周勃大声叫道:“城里的判军听着,你们的大王逃走了,想活命赶快投降,否则死无葬身之地。”
混乱中的判军士兵,一听大王逃走,那里还敢抵抗,乖乖的丢下手中兵器投降。没办法,想活命只有投降一条路,秦军不会杀俘虏,这一点判军士兵心里清楚。
半个小时后,箕关城内战斗结束,一举消灭司马卬手下三万多兵马,其中,斩杀三千多人,俘虏三万五千多人。周勃手下士兵伤亡数十人,战果不错,书写战报发出后,周勃下令继续修建防御工事——
再说常山王张耳,接到魏豹的救援书信,询问了一信使后,觉得大家都zaofan,命运相同,一旦魏豹失败,马上就要面对强大的秦军。
张耳没有犹豫,很快就点起五万兵马杀向壶关,行军到途中,听闻壶关失守,已被秦军占据。
张耳没办法,只好改道走司马卬地盘,反正大家都是判军,同病相怜,借个道应该没问题。
张耳率五万大军行到司马卬地盘上,没走几天,就碰上战败而逃的司马卬。二人这下交流起来,听闻箕关被秦军占据。
张耳震撼无比,好半天都说不出话来,心想秦军速度怎么会如此之快。这才多长时间,咋魏王就败了。
几天后,情报收集回来,说西魏王魏豹不战而降,把张耳、司马卬二人气得破口大骂。把魏豹家的亲人、祖宗十八代狂喷无数遍。
要投降,还求援啥,不是折腾人吗?
不过张耳心里挺幸运,没有损兵折将。要知道司马卬可是折了差不多近四万兵马,算是损失惨重——
洛阳:
申阳官邸,手下人来报告道:“大王,魏王投降秦军,司马卬率兵马增援,半路上被秦军消灭了三万多人,只剩下一万多残兵败将,已经返回。
张耳半路上碰到司马卬,知道情况后直接退兵。对了,晋阳已被死神拿下,下一步秦军进攻方向,有可能是洛阳,请大王早做准备。”
申阳气啊!
咋就失败了,秦军攻来,做准备,做啥准备?申阳手下兵马全在南阳一带,就算调回来,一旦秦军进攻,同样起不到什么作用。
“有什么想法,说吧!本王听着。”
“大王,不如趁秦军没来,赶快闪人,到项羽那里安全。留在洛阳守不住,抵抗不住秦军进攻。不如带上兵马去找项羽,那样手上有兵马,待遇应该不错。
要是损兵折将后,大王手上无兵马,到了项羽那里,日子也不会好过,得考虑长远一点,不能跟秦军拼命,让其他诸侯捡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