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全怪,只能说有一定责任。
官场没有竞争机制,能干的人不能上位,庸才继续呆在位置上,国家能发展好才怪。”
箫何内心清楚,今天不表态,怕是难出大将军府。不只是叶童一人,还有曹参都盯着。
箫何道:“主公,放心吧!这次卑职一定来真的,不再合稀泥,把一些不称职的官员让其下岗,从乡上调一批能干的人上位。”
叶童摇头道:“箫何,你别以为是本将军为难,那是为大家考虑?你们的家族在产业投资中,因为缺乏人才、熟练工人不敢投资。
都想从本将军旗下的技校挖墙角。
其实,人才培训、培养本来就是帝国的公益事业,是非常重要的投资、开支,为什么还要卡脖子。
对国家不利,对你们的家族不利。
就应该加大投资、扶持力度,尽快筹建更多的学校。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根本。帝国崛起、复兴离不开大量人才。只有全民素质提高,国家才可能复兴、崛起!”
叶童真心头大,为教育的事说过多次,内阁却不当一回事。总觉得太花钱,没回报,不值得。
地方上的县丞、郡丞更是不配合,甚至阻止,觉得让百姓都识字了,那要他们士子干吗?
箫何道:“主公,要不咱们动员有钱人家投资兴建学校?”
唉!
叶童长叹一声,无奈的解释道:“箫何,教育不是儿戏,私人投资本将军不反对。问题是内阁呢?还是不想投资,那可不行。
本将军看啊!内阁应该制定出一个开支比例出来,明确各项开支所占财政收入的比重。
如,教育占财政收入的多少,军费占多少,农业补贴占多少,技术研发占多少等。”
叶童的话一出来,在坐的大佬纷纷点头,都需要经费。就算是内阁成员,主管领域不一样,为钱老找箫何讨,不是办法,叶童的分配比例,很符合大家心中想法。
接下来,大佬开始吵,都在争经费分配比例。
不争?
那喝西北风!
只有没参加会议的二人上官婉儿、黄月英二人例外,她们二人一个主管科技,一个主管工商、定军山,大佬们不敢得罪,给二人定下的比例真心不错。
叶童不参加,直接当观众。
军阁讨要20%经费,最后给了15%,虽少点,总比一点没有强。曹参纠缠不放,最后给了5%教育经费,也不错,比原来增加了几十倍。
正当大佬们争经费的时候。内卫进来,递了一份情报给叶童。
叶童看完后,递给张良、范增、陈平三人,三人看后脸色巨震,好半天说不出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