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大秦帝国崛起之逆转国势> 第214章 穆桂英出征

第214章 穆桂英出征(3 / 4)

有收获。”

穆桂英手上有突骑三万,火枪兵四万,掌控7万秦军士兵。在冒顿还未犯边关之前,穆桂英就出兵,直接向鲜朝半岛下手。

鲜朝半岛没什么国家概念,更没什么大型部落,基本还处于石器时代,大的部落近千人,小的部落只有区区数十人。

鲜朝半岛上的土著人,基本以狩猎为生,不会种植粮食作物,也不懂什么冶炼技术,手中使用的武器,一般以石器为主,最多的是木棒、木矛、木箭为主。

秦军杀到,基本就是一边倒的战斗,完全不是一个层次。

秦军士兵清楚,活捉才值钱,才有更高军功值。所以,所到之处就是抓捕土著。

当地土著呢?

被秦军抓捕后,看到秦军非常的仁义,不仅给吃的,还给穿的。这是土著八辈子都没有享受过的高规格待遇。

正是秦军的仁义,免费给吃的穿的,令俘虏的土著对秦军感激涕零。得知秦军是来解放他们,让他们享有更好的生活,准备继续挽救鲜朝半岛上的土著。

俘虏的土著马上自告奋勇的主动要求前往其他部落,说服那些土著来投诚。这样一来,鲜朝半岛的战事进行得非常顺利,在土著的帮助下,无数的土著部落纷纷主动前来投降。

几个月时间,穆桂英大军就彻底清剿完鲜朝半岛上的土著,顺利将半岛纳入帝国管辖。

俘虏、主动投降的土著,当然不可能白吃白喝,秦军又不是慈善机构,那有能力养闲人。

秦帝国从来不养闲人,一些好吃懒做的人均被强行关押,送进文明学校读书。何况是土著,肯定是要干活的。

修路、建桥、挖矿等重体力活,肯定是文明学校里的学员干。

不过呢?

鲜朝上俘虏的土著没觉得不对啊!干活得到吃的、用的、穿的,是天经地义的事,谁也不会反对。

鲜朝半岛上的土著进了文明学校读书,觉得挺好的,有人教讲炎黄话,还传授生活、工作技能,确实是仁义之师。

土著干修路、建桥、挖矿的活,比起在森森中狩猎轻松太多,又没生命危险,咋会不乐意。非常愿意,甚至对秦军感激涕零。

秦军是仁义之师,名声响彻鲜朝半岛;秦军是救世主,是来帮助岛上的土著。名声好,对于接管地盘肯定有利,不用花太多精力。

穆桂英接着道:“冒顿率百万铁骑来犯雁门关,大将军率兵马正与冒顿百万铁骑激战,东部地区的匈奴铁骑,已经快抽调空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咱们的目标,就是把东部地区接管,纳入帝国管辖。”

为此,穆桂英留下一万步兵驻守上谷、辽东等关隘,亲率六万兵马向匈奴人聚集的地区杀了过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