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大秦帝国崛起之逆转国势> 第221章 玉门关战役

第221章 玉门关战役(2 / 4)

张良弱,甚至比陈平弱。这种评价,同样对范增不公平。

不论是野史、正史,对范增的评价都很高,但肯定没有评价张良、陈平二人的高。那是因为张良、陈平二人处于胜利者一方,范增处于失败者一方。

想象一下,若是换位思考,楚军胜利了,历史的评价肯定说范增是当世第一人,智圣的头衔估计就会落到范增身上。

历史是胜者书写,加上刘邦的原因,会为范增、项羽等人歌功颂德吗?

看一下范增辅佐项羽,把天下诸侯打得服服帖帖,谁敢不听啊!那是真正打出来的威望,不是吹出来的。

楚军面对强大的秦军,同样打出以少胜多战绩,一系列的作战,离不开范增出谋划策,这一点大家应该认同。

所以说,范增与张良二人谁高谁低,真无法比较。如同拿郭嘉与诸葛亮、荀彧二人相比,也无法分出高下。只能说在战略层面上诸葛亮、荀彧二人比郭嘉稍胜一点点,但是战术层面上,郭嘉无疑是要强一点。

楚军败不是败在人才上,是败的项羽身上,项羽自身有缺点,就是有点刚愎自用,心太软、讲义气,是真正的英雄豪杰。

若项羽有刘邦那样的阴狠手段,在消灭秦帝国时,直接将各诸侯慢慢解决,天下就姓项,而不姓刘。

正是项羽心太软,没想过要统一天下,只想分封,才到致最后失败。

在谋士方面,范增绝对与张良一个层面的顶级谋士,二人没法分高下,只能说不相上下,都非常优秀。一人在战略层面稍胜,一人在战术层面稍胜,但相差均不大。

姜松、韩信二人均点头同样范境之策,觉得突袭,匈奴人肯定意想不到。毕竟,玉门关上的秦军一直示弱。

接下来就是研究怎样出兵、怎样突袭的问题。这方面姜松、韩信二人皆是顶级的统帅,应对起来很轻松。

次日晚上,三更天,睡梦中的秦军士兵被叫醒,起床、洗漱、吃饭,发子弹,准备装备。

同一时间,玉门关上派出数百名精锐的侦察兵,对关外的匈奴明暗哨进行清剿,一切确立在悄无声息中进行。

玉门关上八万火枪兵,留下五千驻守险关,其余全部出动。

在各级排、连长的指挥下,士兵脚步很轻,向匈奴人的营地缓缓而前进。

一直没有使用的100门75毫米野炮,数百门迫击炮,首次在玉门战役中露面。75毫米野炮,重量只有区区四百千克,二匹马就能拖走。

匈奴人的哨兵,不论明哨、暗哨都被秦军精锐的侦察兵用连弩、弓箭清剿。主要是匈奴人大意,没想到秦军会出关偷袭。

100门75毫米的野炮,数百门迫击炮安置好,步兵就位,二万突骑在最后。此时差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