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讷的身后,参军将军刘韬,行军司马卢玉伦、行军长史封常德、中军将军薛慎惑、右军将军薛楚珍、鹰扬卫张弼、飞熊卫慕容顺、振武卫殷文山、宣武卫冉阳伯、平西军李行周也纷聚于一堂。
那一刻,薛讷缓缓道。
“后天一战,将决定我平西军命运之存亡,无论成败,我们都将永留史册。”
而吐蕃王旗下,朵代五卫和秋仓五卫也并列前行。
尽管还没到决战开始的时间,但是各自的部队却是在完全不同的气氛中度过。
紧张的战前准备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吐蕃军忙碌于调派兵员,观察地形,检查周边,布置基本防御体系。
平西军则忙于观察对方所做的一切。
先打输的总比打赢的要吃亏一些。
人家所有该干的事都干好了,自己这边临时抱佛脚,就只能让对手尽情查看,然后做出有针对性的安排。
于是战场两头出现了如此滑稽的一幕。
吐蕃军这边战旗飘扬,后面的士兵鬼鬼祟祟地打算做些什么小动作,比如兵力调动,哪边主攻,哪边主守。
平西军这边就不停地派出斥候,这边溜溜,那边看看,试图观察出其中猫腻。
吐蕃军内部的部队一忽儿跑到东,一忽儿又跑到西,平西军的斥候也跟着一会到东,一会到西。
吐蕃军在这一刻就象个蒙着面纱的少女,依靠不停地走位,移动,来躲避对手的视线。
而平西军这个身材灵巧的小矮子则上窜下跳,拼了命地要揭开对方的那层面纱,一睹真容,必要时还得在那张脸上亲上一口。
有趣的是吐蕃军到如今还在和清理战场较劲,前面的人在做战争准备,后面的人还得继续打扫卫生,前方阵列完整,旌旗飘展,后面大军散乱,尘土飞扬。
基本可以肯定,在开战之前,吐蕃部队是得不到完整的休息了。
如今两边都在利用时间未到,不得仓促开展的机会,做着各种准备。
两边的斥候队就算是碰上了面,也只是远远地看上几眼。
彼此不做近距离地接触,避免提前引战火。
各地方部队的指挥官,基层军官更是纷纷亲临前线,一个个站在马上观察对方的布置,试图从中找到胜利的契机,为即将到来的决战带来更多的胜利把握。
他们恨不能直接跑进对方大营里,一个个握着手走访一遍才算安心。
至于高级作战指挥官们就更忙了。
两方都在根据对面的情况先是观察,然后是分析,最后开战前总结会议,布置明日决战计划。
薛讷这边固然是计划周详,未雨绸缪,仁钦岗也同样现场决断,雷厉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