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离开宴的时辰还早,这会儿大家都三五成群各自闲聊着,老太太跟前围着不少祝寿之人。
詹事府少詹事的嫡次女江五姑娘婷婷袅袅走上来,在老太太面前低眉行礼,“小女子不才,愿作诗一首为老太太祝寿,愿老太太福寿双全。”
老太太先是一愣,而后欣然颔首,今日寿辰送礼之人不少,可作诗献寿的却只有这位姑娘,她大概也明白了这姑娘的心思。
很快便有下人呈了笔墨上来,江五姑娘施施然提笔沾墨,沉吟即落笔,落笔即成诗。
搁笔后,下人们便把丹纸呈开,展示给老太太和众人看,只见纸上留着娟秀的字迹:“六十阳春岂等闲,几多辛苦化甘甜。曾经沧海横流渡,亦赖家庭内助贤。连日凝神新墨劲,五更着意旧诗鲜。如今但祝朝朝舞,当信人生二百年。”
诗句既结构对称,韵律优美,又在行文中夸赞了老太太,可称佳作一首。
“好诗。”老太太当即赞道:“不愧是江大人的女儿,果真才貌双全。”
众人皆为江五姑娘的才华鼓掌赞叹,老太太则是越看越喜欢,拉着江五姑娘的手在跟前细细问着年龄喜好,俨然一副看着准儿媳的眼神。
“这位姐姐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陆宜玉在唐梨耳边悄声。
唐梨恍然,方才那么多太太带着自家小女上来和老太太交谈,打着祝寿的旗子,实际上都是想打探陆三爷的亲事,在老太太面前介绍自家闺女。
这位江五姑娘显然也有此意,只不过她选取了更为特别的方法,既给老太太献了寿,又展示了自己的一身才华,老太太最喜欢有才名的姑娘,这样一来就正中下怀。
只是江五姑娘来了这么一出,别的太太和小姐们都不乐意了,这些姑娘们都是从小读过书习过字的,论起文采来谁也不落后,此时都纷纷表示也要为老太太作诗献寿。
老太太也没有不高兴的,欣然同意道:“既如此,我老婆子就沾个光,把寿宴变成诗会,好拜读欣赏各位姑娘的佳作。”
一群莺莺燕燕们当即便在长几上沾墨挥毫起来,凉亭下微风吹拂,粉墨飘香,倒真有几分春日诗会的景象。
“真是够了。”陆宜玉表示生理性的厌恶,她最不喜这些文人墨客的做派,更讨厌她们为了一桩亲事彼此较劲讨好老太太。
不过她想起唐梨去年在学堂上作诗赢得姜女先生一口称赞的事情,给她提议道:“阿梨,你的诗文不错,不如也上去显露一手,好搓搓她们的锐气。”
唐梨摇摇头,这种场合,她还是不要出风头的好。
陆宜玉怒其不争,道:“今日趁着各家太太们都在,你要是能展示些才名,也能收获一些青睐,将来你的婚事也不至于太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