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兵大营位于宛陵城外西南角,宛陵城东淮河的支流流经,算是宛陵的一道屏障。
杨景策马而行,这次带上了典韦、王盛和杨骁三人,武力上讲,阵容豪华,熟悉军中事务的军司马魏畅也跟在杨景身边。
司马,又称为都尉,主管具体事宜,而长史则负责战略战术即为统管。
杨景前世在少林习武天赋卓绝,不然武僧主持也不会允许他习武,做无用之功。
两世的学习加上和典韦时常比试较量,在三国武力的排行中,杨景可以达到一流水准了。只是缺乏实战磨练尤其是厮杀经验,他的战斗水平会减分不少。
对此杨景毫无担忧,自己才算作十六岁少年,潜力巨大,何况现在的武力值已然足够,毕竟他不是也不愿成为经常冲锋陷阵的猛将,而是主公。
曹操和徐庶少时为游侠,善用剑,可没有史书说他们在战场中武力超群,大杀四方。
策马来到郡兵大营尖木大门前,杨景皱了皱眉头,一排排瞭望塔上的人东倒西歪,或是闲话唠嗑嘻嘻哈哈,或是背靠塔壁闭目休息,对侦查一事完全没放在心上。
杨景身边,典韦在马上东倒西歪,差点摔下马去,幸亏杨景眼疾手快,出手托住。典韦羞愧难当,脸色很不好看,身为贴身侍卫竟然不擅骑马,张了张嘴道“主公,我……”
“无碍,君明长于步战,未受马术训练,实数正常。”杨景摆了摆手,这也有典韦体型庞大重达两百多斤以及马匹不合适的缘故。
瞭塔护卫懒散,大门守卫倒还称职,左侧一鹰钩鼻守卫握着长矛上前喝问道“来者何人?”
魏畅一拉缰绳,驾马从中间走了出来,瞧了那鹰钩鼻守卫一眼,淡淡道“是我。”
这与杨景见他时起来和煦可亲的样子大相径庭。
那鹰钩鼻护卫定睛一看,心中一突,拱手忙道“原来是司马大人。”并连忙喝令其他人帮忙推开大门。
尖头木门摩擦黄沙地,发出类似于铁器相互摩擦的刺刺声,不习惯的人容易起鸡皮旮瘩。不巧的是,杨景也属于那一类。
“请进,魏司马。”鹰钩鼻守卫应该是这四名护卫里的小头头,又张手让另外三人让开道路,此时便有熟悉军营的魏畅在前带路,随后是杨景,杨景左侧为典韦,身后是王盛和杨骁。
在视察军营时,王盛难得的保持缄默,不言不问。
军营内,大多是白色的军帐,用木桩和麻绳固定,军营门口和四处,都有高高的红色军旗随风飘扬,上面绣着一个类似楷书的“汉”字,呈黑色。
军中不少汉家军士走动,有的披甲戴盔,标准的汉军红袍黑甲,面容肃穆;也有军士穿着各色里衣或赤裸上身。
杨景粗略看了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