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三国之潜龙出渊> 第二十六章 纸币与钱庄

第二十六章 纸币与钱庄(2 / 5)

不就完事了?”

咳了一声,杨景接着道“存未可否猜猜,我所图之领域?”

顾平想了想,“平对工商不甚了解,还请主公解惑。”

杨景笑道“我将为之产业,乃是经营钱的产业。”

“经营钱,这是何意,此等言语平从未听说过。”顾平现在越来越好奇了,杨景的脑袋好像是一处喷泉,总能涌现出新颖的点子,让顾平吃惊。

实际上闫杨景两人所谈的商人的概念是不准确的。

商人,并不生产货物,而是靠运转倒腾货物,在时空间上改变货物的位置,付出成本获得差价。

而工场主,在这个时代特指手工工场,通过获取或加工农业和矿产等原料,制造实在的产品贩卖给商人获利,当然也不乏自己建立渠道销售的人。

杨景两人所谈的“商”,是工商的总称。

而现在,杨景所说的经营钱的产业,也就是金融业!资金融通的产业!

杨景的想法,就是将富商的钱加上自己的资金筹集起来,然后……

开!钱!庄!(银行)

说到开办钱庄,就不得不提到东汉的货币。

不似后世宋明等朝代,东汉对外(主要是欧亚丝绸之路上的国家和地区)贸易规模更小且少以金银结算,而多是各地的珠宝和贵重特产。

概因新航路尚未开辟,在美洲大陆的金银还没被带到欧亚大陆。

此外,东汉自身的金银产量也不高,所有金银不比明清时期的量,金银珍贵无比,并不作为流通货比使用。

这时代,金银大多是按“斤”算得,或者是熔铸成饼状存储,。

故此,金额稍微大点的交易,东汉时期的普通民众都要带着一大堆沉重的汉“五铢钱”,颇为麻烦和不便。

此外,杨景要做的另一件事就是

印!纸!币!

纸币的便于保管、运输和携带等优点,在官府的信用背书下,加上杨景和众多大户的资金保证,杨景的钱庄,未来可期。

通过钱庄吸引各阶层存款,再投资各类产业比如织布业,而不是单单高利息放款以钱生钱,实现长远的发展,这是杨景的打算。

当杨景将钱庄的模式和造纸币的想法告诉顾平后,对方石化良久。

随后突然一拍大腿,从座位上跳了起来,高兴的手舞足蹈,癫狂大笑的同时,嘴里不忘说着“妙,秒啊,太秒啊。”

许久顾平才停下来,一双眼睛瞪的老大,直溜溜的盯着杨景,仿佛看见了什么稀世珍宝或绝代佳人一般,看得杨景一身鸡皮疙瘩。

杨景重重的咳了几声,指了指顾平的脸上。顾平神色一怔,手指下意识的在脸上摸索,才发现自己嘴角处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