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三国之潜龙出渊> 第三十章 各自选择

第三十章 各自选择(2 / 3)

是友情鼓励一下,不过口头上他不能这么说。

于是杨景点了点头,招呼一直潜伏跟空气一样的主簿樊聪过来,对几人道,“烦请几位将自家住址和出资等信息登记一下。”

樊聪手上的笔“刷刷”响动,几分钟后,手上的纸张染上一个个墨字,记录完毕。

杨景将册子拿来一观,眼皮一跳,“共三百万钱,只能算是一份心意了”。

暗自叹了口气,杨景接受了现实。

却听魏欣说道,“太守大人,这商之一事,利益与共者息息相关。方才那些人里,大部分都是看着杜家等三家脸色行事。杨太守若能摆平这三家,余着应也自当跟随。”

杨景揉了揉眉心,这道理他也懂,现在只得先将商会和工商从事办起来,看能否抓到杜家等人的把柄再说了。

若非官商不可一体,戳升魏欣为从事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再寒暄了一阵,杨景加深了对魏欣五人的了解后,便道别散去。

要半钱庄,现在钱暂时不缺,接下来就得拿地皮开工、思考防伪技术、制作纸张、还要招人和推广……总之步骤不少。

这地皮倒是好说,懂算数和账目的人也能招到。

倒是这防伪,这汉代可没有水印和安全线啥的。

“记得宋代的纸币交子,似乎是通过复杂的图案、特殊的材料和官方机构的印章来防伪的。”

宋交子乃是用特殊的川纸‘褚皮’制作,并禁止民间流通,可东汉连纸张都还未完全普及,更甭提这种杨景不知道的纸了。

想了想,这纸张只要是纤维即可,到时候选用的木材不同或是添加些其他材料,这纸张质感应该会大相径庭。加上复杂图案和官府专用印章,再严加监管,想来是没有问题的。

说到这纸张和图案,就必须得开工建造专门的造纸作坊了,另外这复杂图案不断拓印也必须用到印刷术。

印刷术产生于唐朝,分活字和雕版两种。

由于复杂的图案是固定的,所以使用雕版印刷术自然是更为合适。

实际上,单独垄断印刷术的方法,严格保密,既能保证铜票的防伪了,又能让杨景大赚一笔。

毕竟,手工作画的成本可不低。至于用来赚钱,这属于商业上的事了。

印刷术的原理相当简单,它源于印章和石刻,简单来说就是将纸张在刻好内容的石碑上就行墨拓。

“必须先把石碑刻好还有把造纸作坊先建好。”杨景分清了轻重。

在回府的路上,被王盛等十几人拥泵在前,悠哉悠哉的躺在马背上,双手交叉覆在脑勺后,双腿紧紧踩着马蹬,轻佻放浪,哪有一方太守的庄重与严谨。

“说到人,我何时才能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