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宛陵,匠人府内
杨景笑吟吟的对张顶打招呼道“哟,好久不见了啊,老张。”
按照东汉礼制,寻常平民是不取字的,所以张顶没有表字。
汉子张顶苦笑回道“杨太守你这可是折煞草民了。”
杨景听到这话,马上纠正道“你现在可不是草民或工匠,是我大汉丹阳郡匠人府的匠首,是官!”
“是,下官一时疏忽,尚未适应,还请大人见谅。”张顶俯首虚拜,回道。
“好了,进去说正事。”杨景摆了摆手,不再纠缠在这个话题上。
张顶的屋子跟东汉绝大多数平民的住所一样,低矮窄梁,只因席地而坐无需太高的空间。
使用高凳和椅子,仅限于杨景的太守府和昨日杨景在聚英楼的特殊布置。
说来也怪,丹阳这么个地界,酒肆、食肆等倒是不少,这种高端酒楼却就这聚英楼一家。
摇了摇头,将杂七杂八的念头甩开,杨景带上樊聪跟着张顶走进了屋内。
屋内布置简单,中央一张宽大的竹篾席上搁了张方形矮桌,桌边是张顶备好的一整壶酒液。
旁边还放了四五个青瓷酒杯,杯子有一寸多长,口子有拳头大小,不似后朝那样容量有限。
东汉没有蒸馏技术,所以酒水都是果酒和米酒,酒精浓度极低,甘甜略辛辣。
所以,读史书看见卢植一日能饮酒一石、张飞能喝完一缸什么的,纯属是误会了。
杨景此时又不得不体验刚来到这个时代的状态,盘坐在了席上。
杨景给樊聪递了个眼色,对方立刻会意,将准备好的一张图纸放到了张顶的面前。
“这是?”张顶抓起图纸开始浏览,疑惑不解。
“上面这个图案,限你于今日内,寻工匠在石碑上雕刻出来。”杨景将杯中的酒一干而尽。
“这应该是米酒,错不了。”杨景舔了舔嘴唇,心道。
张顶将图纸看完,抬起了头,语气坚定道“定不辱使命。”
“恩,另外,负责雕刻这图案的工匠,到时候命他去我太守府上,就说有赏。”
“是”张顶自无不从之理。
图纸上的图案宛陵的一片城区街景,雕刻起来确实费劲,不过算不上技术活。
杨景走上这一遭可不是专门为此而来。
手指敲了敲桌面,杨景问道“我所说的火药和火炮研制的如何了?”
“这……”张顶嘴巴半张,语气颇为无奈,回道“大人所说的火药,我已命工匠加紧调制配试,配置起来倒是不难。”
“只是这火炮,单单是太守大人给出的图纸器具,我们拼尽全力都还为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