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张居正举荐,文立万进入文渊阁做了一个九品官。
张丰予听到文立万参加工作的消息后,怒火中烧。他先摔了一个青花瓷杯子,觉得不解气,又加摔一个青花瓷笔筒。两声脆响之后,内心波澜才略有平静,摔青花瓷行动暂告一段落。
文立万至今不知张丰予摔的是不是宣德年间的青花瓷。
他预料到了张丰予的激烈反应,毕竟人家是第一个拿到张居正幕僚上岗证的人。现在他加塞到张丰予前面,人家毫不愤怒反而奇怪了。
出乎文立万意料的是,张丰予摔完青花瓷,竟然找上门来祝贺文立万入仕。
他对文立万客气有加,毕恭毕敬,满脸真诚的笑意。这种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的态度,令文立万和其他幕僚瞠目结舌,搞不清张丰予葫芦里面卖的什么药。有人说张丰予度量大;有人说张丰予忍字当头,秋后肯定会找文立万算账。
文立万懒得过度猜测张丰予的意图,爱干嘛干嘛吧。不过他对张丰予还是有些刮目相看,以张丰予的性格,能忍下这口气,也算是个厉害人了。
文立万成为内阁最底层的一个小官员。官很小,只有九品,但可以出入文华殿,甚至有机会见到十岁的皇帝朱翊钧。时不时还能见到三位明星级的顾命大臣高拱、张居正、高仪。
高拱是内阁首辅,素以持才傲物,性情刚烈著称。他个头不高,身板笔直,总是一脸凛然正气,显得睿智老成,干练果断,一副城府很深的老干部模样。
高拱最头疼的人并不是张居正,而是冯保。
明代的宦官机构极其庞大,号称“内府”。其中司礼监掌印太监权力最大,人称掌印太监为“内相”。
隆庆皇帝健在的时候,冯保因为勤奋好学,积极要求上进,年纪轻轻就被皇帝看出是棵好苗子,提拔做了司礼监秉笔太监兼掌东厂太监,看起来很像是掌印太监的后备干部。
冯保和张居正关系很铁,平时不管是工作上还是私下里,走动都很频繁。这让高拱很是不爽,很看不惯冯保和张居正拉拉扯扯。掌印太监出现空缺时,冯保以为自己顺理成章出任掌印太监。可高拱压根就不考虑冯保,推荐了一个的没什么文化的太监担任掌印太监。这个太监不争气,很快遭到隆庆帝嫌弃,高拱又推荐一个管伙食的太监接任,就是把冯保晾在一边不尿。
两人从此水火不容,势不两立。
隆庆皇帝刚一驾崩后,内阁首辅高拱忙里忙外给先帝治丧,冯保趁机抢抓机遇,在陈皇后、李贵妃面前一番活动,还没等内阁首辅高拱缓过神来,便把那个火头军出身的掌印太监踢出群去,自己顺利上位,成为掌印太监,并且继续执掌东厂权柄。
高拱肺都气炸了,史上掌印太监和东厂太监基本上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