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明朝官人> 第29章 憧憬美好未来

第29章 憧憬美好未来(2 / 3)

况的好地方。加之大发又是本地人,对这里的风土人情比较熟悉,不如先在这里住下来,由此沉入民间,仔细了解各种情况。

客栈是不宜久居的,租房似乎不划算。文立万暗自思忖:万历年间天下太平,苏州府这样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地区,房子只会增值,不会贬值的。不如购买一个院落,等到回京的时候再卖掉,这样不仅可以省去一大笔租金开销,说不定还能得到一笔利润。

沉入民间就得有个职业做,文立万考虑先开一个商行比较靠谱。明代是一个农业社会,商品流通并不十分发达,既然“天下财货莫不聚于苏州”,说明这里的商品流通已经颇具规模了。

文立万把自己的想法说给蓝舒鸿、大发听,想让他俩多提建议,来个头脑风暴,使他们在苏州府的定居的日子过得完美一些。

可是这两人对文立万的定居苏州计划,除了赞不绝口,就是随声附和,一致认为文立万的想法完美的不得了,只要付诸实施,必将财源广进,宏图大展。

文立万突然意识到自己现在已是五品官,虽然三人像兄弟一样出行,但朝廷命官和平民百姓之间的鸿沟在那里横着,蓝舒鸿和大发岂敢轻易提出不同意见?中国社会几千年形成的官本位观念,在他俩的头脑深处打下了深深地烙印,认为官们说的话句句是真理,不敢稍有质疑。

文立万对他俩的这种官本位的意识很是无奈,但这是距离现代社会四百多年的明朝万历年间,此时的社会状态就是如此,文立万只能慢慢改变他们。

既然没有人愿意参与决策,文立万只好直接安排,给两人做了分工:“我们沉入民间的目的,并不是经商做生意,而是观察吏治,知晓民生。但整天游手好闲,没个营生做,也会坐吃山空。我们做个分个工:大发把家务、商业等有关保障的事情做好;舒鸿和我一起做好巡察事宜。你们看怎么样?”

“文大人,能不能先开个布店?江南织造业实在太发达了,我们开个布店,既可以增加收入,又可以了解各种民情,何乐而不为?”大发听到自己已经是管理内务的头头了,终于鼓足勇气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文立万很高兴大发能独立思考,就鼓励他说:“做什么行业,怎么做,你去仔细调研,思考清楚了再告诉我。我们三人一起出来办事,不必拘泥礼节,大家要像兄弟一样相处。以后不必再叫我文大人,免得在外面惹人注意,有什么事大家一起商量,一定要敞亮了说,不要憋在心里。”

大发有一些拿不定主意,说:“不叫文大人叫什么?要不就叫东家吧。”

“呃,还是叫老板吧。”文立万不知道明代有没有老板这种称谓,不过他本来就是蓝舒鸿、大发的老板,所以他们之间这样的称呼也没有什么。

“老板?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