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立万把市场经济模式的几个要素,逐条讲给张居正听。
张居正是何等聪明的头脑,他一下就抓住了市场经济模式的要点。
以市场经济模式搞经济,不需要朝廷的投入,或者只需要少量的投入,就能四两拨千斤,把整个经济搞活,从而带动赋税的飙升,这等好事为何不做?
哈哈,老张我的眼力果然不赖啊!用文立万是用到点子上了,这小子的想法总是出奇制胜,好!这小子没白培养。
张居正满脸笑意,用欣赏的目光看着得意门生,内心把自己知人善任的慧眼夸赞一番。
“学生恳请恩相准许在苏州实行市场经济模式,把苏州作为一个试验区,如果搞成了,就可以全国推广。这是学生的奏折,请知府过目。”
文立万从张居正的表情看,知道首辅对他的市场经济模式还是比较认可的。
张居正接过厚厚的奏折,翻看一下,说道:“嗯,我会仔细阅读的。”
文立万见第一件事情说得八九不离十,赶紧说第二件事情。
一个帝国的首辅日理万机,没有太多时间听你滔滔不绝展开了讲。
“第二件事情,就是谭令会案件。学生不知三司会审定案没有。”
“没有。此案盘根错节,三司会审几次,颇有点投鼠忌器。谭令会、李天喜背后的人,你是知道的。”张居正手里翻看着文立万的奏折,似乎不经意说道:“你不必再关心此事,专心做好你的事情即可。这道浑水趟不得。”
“学生明白,不过苏州府衙很多官吏是谭令会的门生故吏,如果我在苏州推广市场经济模式,可能这些人会从中作梗。学生怕市场经济万一搞不好,做成夹生饭,给恩相丢脸。”
张居正放下手中奏折,说道:“岂止是丢脸,如果你把苏州经济搞乱了,赋税缴纳不上,你这知府未必能继续做下去。”
文立万听了有些惊诧。
市场经济模式肯定是能激活苏州经济的,但这种模式肯定也会触犯很多人的既得利益,若是谭令会的余孽捣乱,最终变成四不像的夹生饭,那也是有可能的。
只有尽快促使谭令会案有个结果,苏州那帮余孽才会安宁下来。
但是刚才张居正已经说得很明白,不让文立万关注谭令会案。
文立万突然想到一点,说道:“恩相可否促成皇上再给我一点职权?”
“什么意思?”
“一旦苏州推行市场经济模式,必然招致既得利益者抵制。这些人大都是府衙的官吏。如果皇上给我罢免问罪之权,谭令会的那些人,就不敢造次了。”
“你兼任钦差巡抚,敕书给了你罢免之权。”
“敕书仅限于罢免七品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