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一大早,徐满仓比平时早一个时辰起床,匆匆吃了早饭,怀揣着写给文立万的检讨,兴冲冲赶往府衙。
一路上他心情特好,出了县衙没多远,竟然哼起了小曲。
徐满仓并不是徐辉祖的后代。
但徐满仓的祖上,肯定和徐辉祖是沾边的亲戚。
徐满仓家是当地富贵大户,他家不缺钱,缺得是光宗耀祖的功名。
徐满仓十九岁那年,他用一百两黄金,买通了乡试的主考官,顺利成为举人。
紧接着,他又花了一百两黄金,顺利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知县。
两次成功的交易,让徐满仓认识到钱是个好东西,钱能解决很多没钱解决不了的问题。
二百两金子潇洒花了出去,自然不能白花。
徐满仓盘算着做两年知县,先收回本钱,以后就是净赚了。
紧接着,就遇到了文立万,两人一交手,徐满仓立刻溃不成军,又是道歉又是写检讨,还要亲自将检讨送交府衙。
这实在令人灰头土脸啊。
但是徐满仓喜出望外,兴高采烈。
因为一切都在按武清伯谋划行事。
文立万果然发飙了,文立万果然和徐满仓翻脸了,文立万果然饶恕他了!
经过这番风波,文立万肯定记住他徐满仓了,现在徐满仓喜滋滋去给文立万递交检讨,哇,又有机会和文知府接触了。
在徐满仓临来苏州之前,武清伯李伟向徐满仓面授机宜:先激怒文立万,与文立万不打不成交,然后迅速成为朋友。
等徐满仓接近文立万,与之有了交情后,武清伯才会再谈下一步任务。
来到文立万办公书房,徐满仓恭恭敬敬递上由书吏起草的检讨。
文立万扫一眼检讨,问道:“是自己写得?”
“在下不敢在知府面前撒谎。此检讨乃书吏所拟,下官亲自修改,然后由书吏抄写后,由下官亲自呈上。”徐满仓毫不掩饰检讨非自己亲笔的事实,显得他非常诚实。
“哦?徐知县倒是襟怀坦白啊。”
“下官觉得,知府洞若观火,见微知著,在知府面前有丝毫隐瞒,下官若玩花样,哪能逃过知府锐利的眼睛?”
文立万笑道:“徐知县还是蛮会说话啊,听得本官心花怒放,舒坦至极。”
两人哈哈大笑,文立万给徐满仓让座,叫衙役给徐满仓沏茶。
“知府大人,下官是个粗鄙率性之人,言谈举止若是有所冒犯,万望海涵。”
“兴之所至,既然彼此已经熟知,就随意吧。”
徐满仓见文立万已不在意他扣押秦为径的行为,心中顿时如放下一块石头。说道:“知府大人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