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十三岁的孩子,正在为中考点灯熬油呢;而这个四百年多年前的孩子,已经在为自家的江山,与聪明绝顶的大臣们斗智斗勇了。
朱翊钧不再谈论张居正辞职的话题,转而又和大臣们商议了另外几个奏章。
散朝之际,朱翊钧说道:“散朝之后,通政使文立万来朕书房,有话要说。”
文立万赶紧答道:“臣遵命。”
大殿内文武大臣纷纷向文立万投来一种复杂的目光。
朱翊钧一看,哎呀,这目光不就是活生生的羡慕嫉妒恨嘛。
散朝之后,文立万跟随朱翊钧来到大殿后侧的书房。
文立万是第一次进到这个书房,瞬间被皇帝书房的阵仗给镇住了。
这里简直是书的海洋,各种善本孤本藏书满仓满谷。
朱翊钧很随便在书桌前龙椅上坐下,说道:“坐吧。首辅张先生今天应该是感受到朕的挽留之意吧。”
“陛下亲自走下御座扶掖首辅,他应该深感陛下的诚意。不过”文立万欲言又止,感到应该吧话题从张居正身上引开。
张居正的话题太过敏感。
“不过什么?”朱翊钧追问道。
文立万只好如实道来:“今天在大殿,首辅并未收回辞呈。臣感觉首辅还会托病不出。”
朱翊钧冷下脸来,说道:“朕已经两次挽留,还要怎么样?”
“再三挽留啊。不是有好事不过三的说法吗?”
朱翊钧有些不快,随手翻着桌上一本书,半晌不说话。
文立万说道:“今日朝堂之上,臣对陛下的认知,再次更新。”
“再次更新?”
“是的。陛下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令臣大呼厉害!”
“哦,怎么个厉害了?”
“刘台弹劾事件,陛下处理得游刃有余,条理清晰,其结果必定振聋发聩,让各方势力从此蛰伏,不敢轻举妄动。”
朱翊钧听后,嘿然一笑。看来文立万是明白了他的意图。
文立万见皇帝眉开眼笑了,劝道:“在陛下尚未亲政的局势下,对首辅的依赖,还是必不可少的。今日大殿之上,陛下言谈举止可谓恰到好处,首辅和众臣都不是笨蛋,他们会细细领悟的。臣感觉,首辅还会象征性做个推辞之态,陛下不妨顺水推舟,第三次挽留一下,给首辅一个台阶下,皆大欢喜。”
“这样不会给首辅惯下毛病吗?”朱翊钧还是有些不快。
“应该不会。首辅熟读经史,他明白见好就收的道理。如果陛下三次挽留,他仍然推辞,那就是真不想干了。”
“难道首辅前两次推辞,是假装不想干?”
文立万细致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