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前出扫荡滦河一线,把这一线清空。参谋们把这一片的地形山川都标入了楚军的燕北军事地图上,在这地图上,原兴州中屯卫改名承德。左右附近则更名为滦平、平泉等名。
早在明军还控制着燕北的时候,就曾经修建了数条通道。
其中有一条就是由京师丰台途经顺义驿、密云驿、古匣驿、古北口、滦平青松驿直到承德。
这是一条很宽阔的大道,多数地方都宽达十丈。
四百里地,修有五个大驿站。
三月底的一天。一支清军的使团就沿着这条驿道一路来到了潮河边的古北口长城关下,请求拜见刘钧。
古北口的长城守军不敢擅自做主,迅速的把消息送回到了通州的督师行辕。
“禀报郡王,古北口守军急报,清人派吴三凤为使者要求秘见郡王。”
听到这个消息。刘钧略带惊讶,“吴三凤?吴三桂的兄长,他来干什么?”
“看样子,像是来求和的。”
“求和?”
刘钧倒还真的很意外了,刚降了清,又为求和,这是闹哪一出。
“郡王,这是吴三凤递来的信。”
刘钧打开信扫了一眼,更惊讶了。吴三凤居然不是吴三桂的密使,而居然是多铎的密使。更让他意外的是,吴三凤居然在信中直接的说出了他前来的打算,他奉清军几位王爷之命前来秘密会见刘钧,向他表达清军的支持。
他表明了清军求和之意,也说了要支持刘钧,具体的就没在信里说了。
“你派队人马,去古北口把吴三凤接来,记住一定要保密。”刘钧叫来了罗平安,让他秘密走这一趟。
清军想议和,刘钧也愿意接受。关系是看如何谈。
三天后,罗平安带着穿着楚军军服的吴三凤来到了通州刘钧的帅帐。
吴三凤进入中军大帐,帐里只有刘钧和数员楚军大将。
他扫了一眼,心中有数。当下伏地叩拜。
“清使吴三凤叩见陛下,祝陛下龙体安康,万寿无疆!”
吴三凤的话一落,满帐皆惊,全都震惊的望着吴三凤。
刘钧只是一个郡王,吴三凤却叩拜称陛下。
陛下能乱称的。那可是只有皇帝才能当的称呼,就和自称朕一样。
刘钧坐在那里望着吴三凤,这位吴三桂的兄长,长的不如吴三桂英气,但也算是一表人才的模样。
“吴三凤,你是不是见到人就喊陛下?难不成你降清做了汉奸国贼之后,连基本的礼数也不懂了?”
“陛下何出此语,某并未称错。”
刘钧冷喝道,“陛下二字乃是参拜天子的称呼,岂能由你胡乱称呼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