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王宫。
他在这里生活了二十八年,早习惯了这里的一切,让他搬离这里,遣散所有的奴仆,那他还过的有什么意思?
他由两个太监搀扶着,带着世子来到了自己的库房。
典库官打开了仓库,里边堆满金银。
朱常洵指着这些金银对儿子道,“这些都是神宗皇帝辛苦从天下各地弄来再赐给寡人的,也有不少是寡人三十年来自己经营的家产,寡人现在把这些都给你。你想做什么,就去做吧,寡人老了,你还年青。”
朱由菘得了这大笔金银,越发有了底气。他找来吕维祺,让他加紧筹备。
五月五,端午节。
但洛阳城中的官绅们今年却没有观看龙舟,他们齐聚吕府,共商勤王大事。
吕维祺向众人介绍。
“这位是李岩将军。”
大家都明白,这人就是李自成的部将,甚至大家也知道,李岩曾经还是一名举人,后来投奔了李闯。对于这样一个人,大家过去是不屑的,但现在,大家却有点惺惺相惜的感觉。
“我家将军愿意尊奉福王继承大统,再复大明!”
吕维祺点头道,“奸贼篡位窃国,神州陆沉,我等皆为皇明之忠臣,岂能坐视。连李将军都能深明大义,站出来讨逆,我等自然更责无旁贷。经过我等劝谏,福王已经同意出来担此大任。”
“但是福王只答应暂任监国之位,我等将建立临时朝廷,招募兵马,联络四方忠贞义士,一起讨逆勤王,恢复大明。”
朱由菘也站了出来,“监国有令,为表李将军忠义之心,特赐封李自成为信国公,刘宗敏为义国公,李岩将军为宁国侯,李过将军为兴国侯。其余以下将军,俱授以官职。”
李岩向朱由菘谢礼,“多谢监国殿下,多谢世子殿下。”
朱由菘心情不错,点头道,“信国公忠心向明,待大明光复之后,大明也定不会忘记他的功劳,到时定会重重厚赏。”
吕维祺也趁机道,“监国殿下已经决定拿出一百万块银元,用来赏赐勤于王事的忠勇将士们。”
李岩问,“福王殿下何时正式就任监国之位,我军又何时进入洛阳?”
吕维祺对于放闯军入洛阳还是有一些担忧的,不过朱由菘却是不在意这些了。
“请宁国侯立即回返宜阳,我会派人随同前往,宣布对信国公和将士们的封赏。待封赏过后,就请信国公立即带兵入洛阳,协且守卫。”
李岩听到这个答复,十分满意,当下便谢恩后带着使者离开洛阳。
宜阳城里,李自成都已经有些不耐烦了,最新的情报显示,张山和蔡远的剿匪军已经开拔,向西而来。
就在他焦急之时,李岩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