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诱阮氏兵马来解升龙之围。
这只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战术,但效果却出人意料的好,被围在升龙城里的郑军无法突围,只能天天困守。而外围的郑氏将领们,却一**的赶来勤王,他们如葫芦娃救爷爷一样,一个一个的上,然后一个一个的被打的落花流水。
升龙城外不远的镇南将军帅帐内,傅山等一众将领正看着沙盘。
“大帅,已经半个多月都没有南蛮子上门了,弟兄们在外面都闲的发慌,我看外面的南蛮子都已经丧了胆,根本不敢再往这鬼门关闯了。咱们也别再守桩待兔了,直接攻打升龙城吧!”朝鲜军团的一名将领说道。
围城打援是皇帝的指导战术,与傅山的想法不谋而合。对于大汉来说,要攻占安南不难,毕竟朝廷高了水陆二三十万人马呢,还从没有哪个敌人被大汉如此重视过。
不过安南蛮子们向来顽强狠辣,又是个好战之国。因此朝廷虽派了大军,却也没打算一朝灭亡安南。而是提了了要逐步推进,步步蚕食计划。先占领沿海港口,再把沿海据点成线,彻底的掌控沿海地区,再把狭长的安南切成几大段,让他们互相不能相顾。
最后才来个围城打援,围住他们主力,再把他们其余的人马都诱过来,聚而歼之。
这样既能减少伤亡,也能最大程度的歼灭敌军主力,大汉可不想这些安南蛮子最后都跟大汉来打什么游击战。
安南蛮子虽狠,可仗打到现在,他们已经撑不住了。
先是横山以南的广南阮氏,虽然阮氏一直与郑氏对抗,但起码还是后黎朝名下臣子,若是阮氏不灭,不说与郑氏联合,起码能给郑氏分担一部份压力。但阮氏半年前就被灭了,整个横山以南地区都被大汉占领,这让郑氏压力更大。
而汉军凭借着战舰优势,以陆军配合,在红河三角洲地区,利用那密集的水网,四处进攻,把郑军一点点赶出去,然后在那片地区建立了一个个堡垒,最后一步步的逼近到了升龙城下。
在自己的都城下,反成了攻城一方,郑军这大半年来是吃尽了苦头。
围城两个多月,四方兵将都赶来救援,可一支又一支的被伏击击败,终于再无援军了。
升龙城,彻底的成了一座孤城。
打这样的仗,安南人觉得憋屈无比。
可强者有足够的实力,无视那些规则束缚,强者是制订规则的,不是遵守规则的。
哪怕是在安南,大汉军说要怎么打,这仗就怎么打。不论攻守,都是由大汉决定的。
傅山望着沙盘,一旁的一面木板上,详细的记录着入安南之后发生的一场场战斗,以及双方的详细战损数字。
仗打到现在,安南人或死或降的兵马,已经超过八万,包括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