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可不是光凭蛮力的,特别是职级较高的将领,他们要分析局势,制定战役策略,所以有个好头脑是相当重要的。尽管大明王朝有太监监军的陋习,可大多数太监还是很识趣的,知道打仗不是自己的强项,不会多做干涉,所以胜利还是要靠将领自己的真实本领。至于王振之类的误国阉人,那只是极少数,不在此讨论之列。
对于上司的认同和赞赏,荆天楚并未显露得意之色,相反还略显自责地说道:“其实末将之前并未想到这一层面,多亏得是钟副总兵警觉性高,这才提醒了我,所以说起来还是末将失察。”
对于空降而来的副总兵钟南,无论是刘虎还是荆天楚等将领,初始之时都多有不服。后来知晓了钟南在朝鲜战争中的经历,多少有了些改变,加上老将军的从中调和,才勉强认可对方的身份。
对于下属的想法钟南心知肚明,他并不介意,往后的日子长着呢,多的是让他们服气的时候。
“荆游击万万不可自责!我原本还怕是自己多虑了,如今看来大家都有这种感觉,那眼下更重要的便是如何应对了。”钟南并不希望下属自责而影响士气,所以将话题转了方向。
“这有什么说的,不就是一个‘打’字嘛!”刘虎是标准的大老粗,上阵打仗时勇猛无比,就是每次讨论战术战略时,说来说去都是一个“打”字应对。
听到刘虎的话,众将领无不哈哈大笑,对这种情况刘虎也不介意,咧着嘴一起笑,原本略有些紧张的气氛一下子轻松了些。
“刘参将说的倒是没错,蒙古人要是胆敢进犯我蓟州,肯定要打他们一个屁滚尿流!”钟南也呵呵一笑,“只是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所以我们还是要先摸清对方的动向。”
“可以派斥候假扮行商,前往长城外先行打探。”崔大正提议。
“我们自己也要提高警惕,防线和哨所都要适当前移。”欧阳山说到。
“还要和宣府、大同等地联络,看看他们那边是什么情况。”荆天楚也不甘人后。
顿时整个营帐里就热闹了起来,大家畅所欲言,每个将领都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无论对错钟南都会一一记录在自己面前的小本本上——这是他在原本时空里商务谈判时的习惯之一,如今用在内部的讨论会上却颇有奇效。此举大大激发了各位将领的积极性,每次的讨论会,大家都踊跃发言,钟南再适时地把控方向和进度,还真是如头脑风暴一般,并且时不时地还能讨论出独具匠心的方案。
一旁的吴惟忠看着营帐里的景象,内心无比欣慰。想当初,皇帝任命钟南前征求过自己的意见,原本他只是在援朝战争中和钟南打过多次交道,对其印象颇佳,认为确可为将,才同意了皇帝提出的人选。如今看来,老将军觉得自己低估了这